重庆联通垃圾短信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来,为了深化落实2013年纠风工作相关要求与部署,重庆联通深入开展垃圾短信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成立由信息安全部、市场营销部、产品创新部、客户服务部等 9个部门组成的“治理垃圾短信专项工作组”,从机制上加强对垃圾短信的管控保障。以“规范自有平台管理、升级监控拦截技术、宣贯垃圾短信举报渠道、严控端口类短信发送”四大举措为抓手,深入推进垃圾短信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三季度末,从集团公司通报数据显示,重庆联通垃圾短信被举报及考核收入扣减情况0例,垃圾短信网间联动处理平台处理率100%,累计共处理12321端口类短信投诉处理工单27张,处理率达到100%。
完善制度保障,净化网络环境
一是加强对垃圾短信的管理,先后出台了《重庆联通垃圾短信治理方案》、《中国联通重庆市分公司本地增值产品合作管理实施细则》、《重庆联通免费彩信业务推送管理办法》、《重庆联通数据与信息合作业务违约处理管理办法(试行)》等。二是加强对行业服务短信和SP短信的管控。一方面对于行业类短信,恪守自律,严格规范短信业务发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日常管理,管控业务经营风险,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短信业务的审核、受理、开通、变更等业务流程,严格控制下发内容、时间、范围,强化监督与处罚。另一方面,严格对获得SP短信息服务端口单位的资格和电信经营许可证的审查,签订协议书和承诺书,履行实施对短信群发主体的管制。三是建立SP短信监督机制,认真抽查,确保发送内容、范围符合规定。针对自有及合作端口深度开展业务拨测和信息监测,实现了重点业务日拨测覆盖大于3%,月拨测覆盖达到100%的目标。截止目前,与其合作的SP均没有发生违规情况。四是优化考核处罚机制,按业务管理线分别区分点对点和行业端口垃圾短信的责任数据,在“2013年重庆联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考核要点与评分标准”项目中补充垃圾短信息治理内容,按工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执行对垃圾短信治理工作的监管与考核。
提升系统拦截能力,通过技术手段遏制垃圾短信泛滥
建立垃圾短信拦截系统,实时跟踪和发现垃圾短信传播新情况、客户投诉举报新问题,通过智能化监控手段提升垃圾短信拦截能力。目前,重庆联通总投资近300余万元,建立了垃圾短信过滤平台。过滤平台采用发端拦截的方式,除可按短信内容过滤、流量频率过滤等手段外,还具备号码连续性、内容+频率组合方式、特殊字符筛除等多种手段的垃圾短信分析处理,对遏制垃圾短信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针对公司发展的短信业务,还建立了“重庆联通鉴权管理平台”(简称VAC平台),VAC平台上的端口只能对办理了业务的用户提供服务,避免了对用户的反复打扰,遏制了垃圾短信的形成。
畅通用户举报渠道,建立立体的防控屏障
一是广泛宣传垃圾短信防范方法,提高用户自我防范意识。通过营业厅、客服热线等渠道加强引导宣传,告知用户如何辨别和防范各类“短信欺诈”,有效识别垃圾短信;二是建立举报快速处理机制,用户可通过多种途径举报垃圾短信,即拨打10010客服电话举报,发送“LJDXJB#被举报号码#垃圾短信内容”到10010举报,或下载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客户端(安卓版)进行垃圾短信举报。收到举报后,将积极配合通信管理局或工信部协助处理,如短信息内容涉及违法则上报公安机关处理。同时,对于查实后涉及合作单位的违规问题,将按照合作约定进行处罚,终止合作关系,责令整改。三是完善退订技术手段建设,针对端口类主要包括SP及行业类端口信息,SP的业务退订和订购,均按要求设计了统一的退订指令和接入码。为防范垃圾短信的骚扰,重庆联通还完善了行业短信屏蔽系统,用户只要发送00000到对应的接入码,即可屏蔽该接入码发送给自己的消息。
垃圾短信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持久战役,重庆联通将在各级主管单位的周密部署及指导下,总结经验,持续按照“接入、监控、举报、处置”四个关键环节的进行联动管控;持续清理低价资费套餐,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价格较低的卡发送垃圾短信;持续加强技术手段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防范、处理效率;同时,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大力推进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从源头上遏制垃圾短信泛滥问题,进而实现“净化手机屏幕,整治垃圾短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