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食品 > 正文
食品

食品安全:中国企业难解的心结

2012-11-13 17:14:05  来源:

  2009年,民企三鹿明知收购奶源含三聚氰胺致癌物质,仍肆意销售,最终破产陨落。

  2010年,全国响应地沟油,人人喊打号召,数万家餐馆、酒楼被查封。

  2011年,双汇深埋处理涉嫌瘦肉精3769吨肉制品,损失约6200万。

  2012年,数十家药企被曝用生石灰处理的皮革废料制成药用胶囊,停产、被调查、查封、刑事拘留纷至沓来。

  血一般的教训历历在目,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屡现每每刺痛国民的心,不少企业身陷食品安全泥潭之中。食品安全为何成为中国企业难解的心结?2012年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开幕在即,食品安全建设任务仍任重道远。

  食品安全成为企业负担?

  近年,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政府层面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建设,出台多项食品安全监管法例并强调严格执法,力求从机制上肃清食品安全环境,但食品安全事故依然频发,原因何在?

  政府监管是监督,企业自律才是根本。三生(中国)董事长黄金宝对此发表见解,但不少企业视食品安全建设为负担,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企业走上不归路。

  在食品安全建设上,不少企业似乎有难言之隐。记者就此采访了某广东食品企业,该负责人表示,政府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同时,也给企业提出了一些严格要求,无形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据介绍,食品流通产业链环节复杂,税费成本、监管成本高。有研究表明,目前食品从地头到餐桌,仅税费成本就高达30%-40%。不仅如此,保证食品的安全必须从源头就开始控制,然而从食品的研发、原料、生产、包装、运输、到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企业投入资本进行安全监管。数据表明,雅士利集团仅食品安全检验室每年就投入几千万元,这对于大企业而言仍是一笔不少的开销,何况是一些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

  与此同时,舆论过分监督也给企业带来不少无形压力。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流行,消费者成为舆论发言主体,形成对企业的监督力量。但过分监督给企业带来恶性影响,比如产品包装问题、标签问题等这些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容易被消费者过分放大,给企业声誉造成影响,又或者一些动机不良的消费者恶意造谣,中伤企业,这不仅带来巨额的危机处理成本,也让企业绷紧每一条神经。

  三生视保证食品安全为动力

  在对待食品安全是否成为企业负担这个问题上,三生(中国)董事长黄金宝先生有不同的看法。

  食品安全关乎国民健康,生产安全食品是企业的根本使命,保证食品安全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黄金宝表示,三生在食品安全建设的投入不留遗力,因为这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生产让消费者放心、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真正获得持久的发展,实现永续经营。

  据了解,从事健康生活产业的三生(中国),其主打产品为包括保健食品、营养食品、有机食品的健康生活食品,企业一直把食品安全视为最重要的责任。为做好食品安全,三生设立了严格的三级管理网络,并投入千万重金于技术创新上,不断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并形成了一整套食品质量的“7管控体系,实现了对从原料的选种、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每一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食品安全、健康、环保。

  同时作为企业公民,企业食品安全建设理应接受公众的监督。谈及部分企业认为舆论过度监督,黄金宝表示,企业需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公益行动回馈社会,让公众能够更了解企业,获取公众认可。三生在食品安全建设的不懈投入,是因为三生清楚的认识到,食品安全之于三生犹如血液之于生命,流淌在三生企业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是三生立身之本。对三生来说,这是企业"自尊敬人"的核心价值观使然,要求企业必须力求自我完善,并为他人创造价值。

  从成立以来,三生(中国)恪守自尊敬人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不断自我完善,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质量控制和技术创新,形成完善的体系,同时通过确保食品安全,为社会及公众提供放心的产品,致力于为每一个家庭创造健康生活。此外,三生(中国)将企业社会责任化为发展动力,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食品安全建设之中,丰富了食品安全的外延,并把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与教育作为企业一项长期工作在开展,如低碳.健康家生活公益行动,在全民科普环保健康生活知识及食品安全知识。

  从三生(中国)身上能够看到许多成功企业的因子,即使是在于食品安全管理这个细微的环节。中国食品安全建设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企业解开食品安全这个心结,不在于投入成本有多大,而在于企业是否正视自身食品安全建设问题。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