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之美启示录(上):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是曾经充斥市场的山寨产品还是扬名海外的Made in china?你了解真正的中国制造么?“中国制造之美”——这场由中国制造网、南方周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发起,旨在发现和弘扬中国制造的工业设计评选,将带领读者一起,走进一批屡屡斩获国际设计大奖的中国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为您呈现前进和变革中的中国制造。
1、找到自己的设计哲学
海尔集团,是我们此次调查采访的第一站。
2013年,海尔有11件产品获得了德国红点和iF设计奖。而到目前为止,海尔已获得了50多项国际设计大奖。
无论是随时可以提供恒温水的热水器,还是任意调节摆放角度的电视,在所有这些获奖产品背后,都能够感受到蕴含的海尔设计哲学——“创新引领生活方式”。并且这种哲学也得到了iF奖评委的认可,比如,他们称赞“画架”电视代表了海尔在关于“如何看电视”这一生活方式上的大胆尝试与变革。
事实上海尔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这种设计哲学。在海尔展览馆,我们看到了当年名噪一时的“可以洗土豆的洗衣机”。这款应特殊市场需求而生的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了海尔设计史上的标志,当时的人们会惊讶于“原来洗衣机还可以这么用”。而它出现在1998年。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吴剑认为,海尔的创新企业文化对设计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们将“创新引领生活方式”的设计哲学融入到工作中、体现在产品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活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总结为,在你的企业开始注重并投入设计之前,最好首先找准适合自己产品的设计哲学,然后才谈到如何贯彻下去。
“画架”电视的设计师李维怡的进一步阐述,表明了一个完善的设计哲学对企业品牌是多么的重要:“能引导用户的设计,可以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接收到设计师和企业传达出来的对生活体验创新的理念与价值,从而逐步引导用户的生活方式,竖立产品和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
在这个设计哲学的基础上,多年来海尔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设计流程:
做产品设计之前,首先需要针对这一项目进行用户调研,深度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和现有产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抱怨点和好的功能点。
然后,结合用户反馈的信息及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线定位及品牌形象等主要因素来做产品前期的设计规划。做产品设计时,设计师所思考的首要一点,也往往是设计能否打动用户和引导用户。实现这样的设计往往是很耗时间与精力的,比如说M系列热水器的隐藏罩尺寸设计,到底该多长?该款产品的设计师代南海与同事特地做了许多简易模型放在用户家中进行测试,经过无数次验证才敲定了最终的尺寸。
当设计进行到与制作对接的这一步时,便是设计师与开发人员磨合的过程了。代南海介绍,产品设计到最终转化之间还是会有很大距离的,需要考虑到开发成本、工艺细节及开发进度等各种问题。“我们经常与开发人员一起讨论,也有些结构和工艺很难转化开发,但我们总是尝试尽量做出来。这也是海尔在开发体制中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和尊重产品的表现。”
吴剑说,海尔的设计师们对于每一个设计项目,都会对用户人群、销售市场、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材料、工艺细节、结构,产品核心功能、卖点等诸多要素进行平衡。
如果,当年海尔的“砸冰箱”可以看作是其产品“品质”的符号,那么这些接连获得的国际奖项,则在这个质量基础之上,又成为海尔产品“品位”的注脚。
2、优秀的设计部带来高额的回报
优秀的设计,在一般情况下总会带来市场上的回报,美的魅影系列烟机便是明证。这款定价10000元的产品,虽然是国产近吸烟机中价格最高的,却在上市仅两个月后,就卖掉了5000台,超过美的原定年销售计划的50%。
红点奖主席彼特•扎克对近年获奖产品的统计结果,也证实了:“优秀的工业设计能够拉动市场销售业绩的15%-20%左右。”
那么,我们应该让每个企业都尽快建立起设计部门吗?作为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经理梁文淦坦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决定,但他的看法透露出了一种倾向性:
一个重视工业设计的企业,必然对产品的外在与产品的内涵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设计部门的设计师对本企业的产品会更专注,对所服务的企业文化会更了解,因而在把握本企业产品的设计DNA上能做到持续与连贯(对于这一点,“魅影烟机”的设计师乐锦亮和“Red Line”吸尘器的设计师章练,都会把“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这句美的设计理念挂在嘴边,佐证了这家企业在贯彻公司DNA方面的成功),那么他就会更优秀,更准确地设计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产品,这也是企业的一个极大的隐性竞争优势。
当然梁文淦在最后也点出了企业外专业设计机构的优势:因为服务产品类别多,可以相互借鉴,有时候反而思路更开放,创新的方式会不一样。在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的工业设计公司,充分利用自行设计与外发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势的互补。
因而对于那些以大公司为榜样的企业而言,建立一个自己的设计团队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里会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让这个团队变得优秀。
梁文淦认为设计模块化,专业性提升与流程化管理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因素。以往的工业设计更注重形态造型等硬件的有形设计,但是现在已经扩展到从人机交互,到更有服务意识的“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个体在里面起的作用会变弱,团队的配合更加关键。
章练,这个年轻的设计师已经用最短的时间融入进了团队。在“Red Line”吸尘器的设计过程中,从前期对市场、用户、竞品、产品发展趋势等的调研分析,到集思广益的草图创意和绘制2D效果,再到与策划、研发人员一起讨论产品的实现性——正是得益于背后一个优秀的团队,章练才能第一次参赛就获得大奖。
我们再来看看魅影烟机上的呼吸灯,美的为它创造了一种“有生命感”的人机交互,它闪动的频率接近于人吐息的频率。这样一个开机提醒键,用拟人化的设计拉近了人机之间的距离感。设计师乐锦亮透露了它背后繁复的设计实现过程:最开始的白色灯圈较为刺眼,于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做了很多轮实验,调整玻璃丝印工艺、更换灯圈材质、增加半透光材质等等,既要让灯光变得柔和,又要和烟机的其它显示灯光保持一致的亮度,一样的色泽……这个小小的设计就耗费了如此多不间断的尝试,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实现整个过程会非常困难。
正如文章开头已经说过,正是这种优秀的设计给美的在市场上带来了更高的回报。
3、细节是设计的灵魂
成立才八年的企业便拥有了近2000项技术研发专利,研发部是企业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部门,2009年起每年都在国内外的工业设计大赛上有所斩获,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获得德国红点奖、iF奖、日本G-mark奖等全球顶级大奖的自主创新型企业,被称为 “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卫浴品牌……
这就是安蒙卫浴。
安蒙卫浴对于设计研发近乎狂热般的推崇,与总经理安晖早年的职业经历不无关系,在台资和外资企业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得他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得尤为清楚。在成立了安蒙卫浴之后,安晖始终坚持以原创设计为准绳,“即使现在有很多抄袭现象,即使每年我们需要支付一大笔专利维护费用(百万元以上),但是我们坚信,量变引起质变,只有原创才会有出路。”
“做卫浴行业的产品设计,就是在做细节。”
在安蒙卫浴研发中心部长廖廷飞看来,只要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用心体验,有时候一个小细节的改变,就会让用户的感受截然不同。
安蒙卫浴首个获奖也是获奖最多的产品:“轮回”系列水龙头,就是这样一款“细节取胜”的产品。
“在设计把手时我们一改再改,为了找到舒适度最高的使用角度,我们设计了多款方案,最终定下了这款产品倾斜15度的造型。”廖廷飞指着当年产品的CAD图纸说道,“我们做产品必须要考虑到人机交互,这样的角度经过我们验证是最让使用者感到舒适的。”
细节处的设计还不仅于此。再比如“轮回”的底座设计,刚开始设计时就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圆柱体。但考虑到要给人一种安全稳定的视觉暗示,廖廷飞增加了底部的接触面积,做成了锥形,“这样既考虑到了用户体验,也达到了视觉平衡”。
他们对于细节执着到什么程度?廖廷飞透露,他们会将每次修改好的设计图纸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如果大家一两个月下来都没有看厌,才会最终敲定这款产品的外观。安蒙卫浴的设计师坚信,经典就是简约耐看,而不是雕龙画凤般繁复或者只求“第一眼缘”的设计。
除了外观上的革新,安蒙卫浴的设计师还注意到了人们用传统水龙头调节冷热水时不甚方便,从而在“轮回”上实现了单把手单向冷热水调控。
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处的考量,“量变”累加在一起后,达到了安晖所说的“质变”。
安蒙卫浴将自己定位为“原创卫浴大师”。
安晖说:“在我们公司做设计研发,不仅需要做产品外观的设计,更要做到产品技术的革新。”他举例说,节水与环保作为卫浴行业的重中之重,一直被安蒙卫浴视为产品研发立项的首要衡量指标。
2010年红点奖的获奖产品“玲珑”系列水龙头,便采用了恒流起泡器技术。据廖廷飞介绍,该技术可以将空气引入到水流中以产生体积更大、手感更柔软而且不会喷溅的水流。如果水压过大时,还能够通过改变流道体积以抑制水流,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除这项技术以外,省水阀芯、节水片、空气发生器……都是安蒙卫浴注重省水小细节所研发出的各种技术,他们希冀,用这些“绿色科技”成就“绿色卫浴”。
“2013中国制造之美”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10余个行业共计3000余件的参赛作品,最终291件优秀产品进入终评,究竟哪些产品会脱颖而出?11月17日,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