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能源 > 正文
能源

中国冶金公布2010年度中期业绩报告 营业额上升18.24%

2010-08-25 14:57:58  来源:

  (联合电讯/北京)--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冶”或“公司”;股份代号:1618),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综合企业集团之一,今天宣布截至2010630日止未经审核之中期业绩。 2010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额为人民币888.50亿元,同比增长18.24%。公司利润为人民币36.16亿元,同比增长10.72%

  --营业额为人民币888.50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37.08亿元(18.24%)

  --利润为人民币25.96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0.20亿元(0.78%)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2.75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40亿元(6.56%)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2元。

  --新签合同额达人民币1,560.60亿元,较二零零九年同比增长38.96%,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达15.87亿美元。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2.75亿元,同比增长6.56%。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2元。公司资产总值于2010630日为人民币2,602.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306.60亿元。权益总值为人民币474.9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45%。新签合同额较去年同比增长38.96%至人民币1,560.60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达15.87亿美元。

  回顾2010年上半年,公司总裁沉鹤庭先生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中国中冶紧紧围绕‘做强主业增实力’和‘科学发展上水准’,创新经营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发展方式,提升管理水准,各项经营指标稳定增长。工程承包、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四大业务板块协调、稳步发展。以中国中冶为核心资产的中冶集团在《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380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315位,企业形象进一步提升。”

  本公司四大业务板块的营业额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由于前期冶金项目营业额的结转及非冶金项目的承接和实施,工程承包业务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77%至人民币708.59亿元。

  装备制造业务的营业额较2009年同期增加人民币2.43亿元至人民币46.18亿元。凭借冶金工程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公司通过核心技术产业化、产品化战略提升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冶金设备制造领域已形成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提升了核心技术快速产业化的能力,为装备制造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源开发业务的分部营业额为人民币4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36%。主要原因是公司附属公司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销量和平均销售价格的上升,同时,公司其他产品,如多晶硅、铜金销量也均有上升。

  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分部营业额为人民币77.25亿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321.90%。在报告期内,公司的多个项目如商品房、一级土地开发项目及保障性住房项目进入销售和营业额确认期。此外,20101-6月房地产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也是引起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额增长的另一个原因。

  展望未来,沉总裁表示:“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将逐步趋于稳定和复苏,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保持稳定,海外各类建设项目机会明显增多。同时,国内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更新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中冶将以继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做强主业增实力』,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为主线,着力加强风险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奋力抢占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全面提升主业各板块盈利能力,全面提升科学发展水准。中国中冶将在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奋勇攻坚,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经营目标,以优秀的业绩回报各位股东和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关心和厚爱!

  综合利润表

 \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以强大的冶金建设实力为依托,以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多专业、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国中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公司之一。按2008 年收入计算,本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按2008年收入计算,本公司于2009年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 位。中国中冶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并于同年被纳入新华富时香港指数及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成分股。
    网 址:http://www.mcc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