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船业全面推行船台合拢精度控制新机制
为全面提升船舶建造质量,确保船台合拢阶段精度可控、过程可溯,11月19日,新能船业质量管理部组织召开精度专题会议,明确下一阶段船台合拢精度控制的关键流程与具体要求,以体系化举措全面推行精度控制新机制,为高质量造船筑牢核心支撑。
在分段车间成功试运行的基础上,三级检验制度正式延伸至船台合拢阶段,成为精度管控的重要抓手。施工队伍需严格执行“自检—互检—报检”全流程规范:自检合格后,由其他施工队伍开展交叉互检,最终完成自检表填报并提报合拢计划,通过强化施工端自主质量管控,切实筑牢合拢前的最后一道质量防线。与此同时,为以精准数据支撑全流程追溯与结算管理,每个分段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须提交详实的《二维精度检验单》,该单据将作为项目结算的重要依据。检验单需完整涵盖船号、分段号、余量修割前后数据、水平及垂直偏差等关键信息,并标注检验标记;质量管理部特别强调,肋距数据必须现场实测,理论值需严格对照图纸,确保所有数据真实、准确、可追溯,从源头杜绝数据偏差风险。
除了强化检验流程与数据追溯,作为后续分段安装“基准标尺”的基准段定位规范也进一步升级,为整体精度控制夯实基础。会议要求,基准段必须完成涂装作业,并清晰绘制中心线及各合拢口合拢线;所有划线须配备足够样冲点支撑,横向至少三点、纵向每段至少两点,若存在样冲点缺失需立即上报,严禁无样冲施工,违规行为将纳入专项考核;同时,定位单需完整记录基准点信息,确保每一环节都有据可查、责任可溯,从基础环节规避精度偏差隐患。
为进一步打通数据协同链路,确保精度管理贯穿船台合拢全流程,会议还对基准点分布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各施工队需绘制完整的基准点分布图,提交项目团队统一协调管理。会议强调各团队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推动分段车间的精度数据及时传递至船台合拢环节,为现场操作提供精准指导与偏差修正依据,真正构建起数据驱动、协同作业的新型建造模式,让精度控制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
精度控制是船舶建造的生命线。质量管理部将以此次专题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精度管理体系的优化与落地,以更严标准、更细举措提升船台合拢精度,助力公司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船舶产品,为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筑牢质量优势。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