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出席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论坛
10月23日-24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新疆昌吉联合主办“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论坛”,聚焦光伏电池组件质量提升、技术标准创新及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等热点议题。
天合光能光伏产品事业部技术工程副总监许贵军受邀出席,并发表《n型光伏产品技术趋势与组件综合性能评价》主题演讲,倡导行业建立和完善组件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体系,并以TOPCon技术在度电成本(LCOE)优化、双面率和低辐照性能方面的优势为例,展示标准升级对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

“低投资+高发电”带来TOPCon组件高客户价值优势
光伏度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加速了对煤炭、原油等化石能源的替代,支撑其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能源,拥有广阔市场前景。大尺寸硅片的普及、电池(综合)效率的攀升、组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等都成为了光伏度电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其中,n型TOPCon电池技术以供应更稳定、成本控制更优等特点逐渐占据行业主流地位。
随着TOPCon技术的进一步迭代,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持续升级,今年量产功率最高可达740W,将为大型地面电站带来更极致的度电成本。以中国青海格尔木的地面电站为例,相同容配比下,对比TBC组件,700W+TOPCon组件的EPC初始投资成本可降低0.047——0.08元/瓦,系统BOS成本降低0.01元/瓦。
“高弱光响应能力+高双面率”助力TOPCon组件满足市场化电价新要求
136号文件的出台对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组件中午的高发电时段恰逢电价洼地,组件在晨昏高电价时段发挥高发电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凸显。通过江苏常州的实证可以看出,TOPCon组件相较XBC组件拥有更优的弱光性能:在200W/㎡及以下辐照环境条件下,TOPCon组件的发电量优势超过XBC组件7%以上,其单瓦发电能力在晨昏高电价时段尤为明显,较TBC组件高6.9%——8.4%,在市场化电价机制下,可为客户带来更高发电收益。
另外,TOPCon组件的高双面率优势也是影响其高单瓦发电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InfoLink最新预测:2025-2028年全球双面组件市占率将达到86%-88%,已稳步成为主流选择。组件背面率对发电量增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不同场景下,由于双面率的提高,大约可以带来0.09——0.31元/瓦的增益。
因此,充分考虑组件的背面增益带来的发电量优势和显著的客户价值,建立和完善组件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将成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功率/效率为王,光伏组件综合性能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光伏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双面组件的产品性能和市占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业内标准的疲敝也随之显露。
在此次标准化论坛上,天合光能从现有的组件评估体系出发,提出综合功率/综合效率模型,倡导将背面增益纳入组件性能评价体系中,有利于组件实际价值量化,并针对组件不同应用地表场景对背面系数进行分类,更有利于下游客户对组件选型以及评估。
另一方面,天合光能针对现有组件发电性能及首年衰减测试,建议升级与完善评价体系,推出快速评价标准方法,缩短发电性能以及首年衰减评估时间,推动行业逐步优化产品能力,为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行业标准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n型技术的引领者,天合光能始终坚持以客户价值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通过推动行业标准升级,必将进一步释放光伏产品的潜在价值,为降低度电成本、推动能源转型贡献更大力量。天合光能将与行业同仁一道,共筑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