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铁路三线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成功浇筑
近日,由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参建的沪渝蓉高铁上海特大桥项目攻克关键节点——国内铁路首个三线大跨度、大节段连续梁1号块成功浇筑,标志着项目实现技术与进度的“双突破”!
中铁十五局五公司沪渝蓉铁路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线路全长6.6千米,主要工程量包括沪渝蓉和沪通Ⅱ期项目,共设连续梁14座。本次完成浇筑的为其中一座特殊三线(72+122+72)米连续梁,位于沪渝蓉34#至37#墩段,横跨蕰川公路与富锦路,采用5.5米-6米大节段,是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桥梁主体最大建筑高度9米,其中1号块长5.5米,宽19.3米,采用挂篮悬臂浇筑工艺,两端对称一次性浇筑C55耐久性混凝土516方,单侧重量高达686吨,是常规双线梁的2-3倍,传统挂篮难以承受。施工区域环境复杂,涉及与在建盾构隧道并行施工、跨越城市主干道及临近众多地下管线,集“大跨度、重荷载、高风险、高精度”特征于一体,对施工精度与综合管控提出极高要求。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以“大干100天、党员冲在前”主题活动为载体,组建由党员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构成的攻坚小组,通过多次专题研讨、力学试验与方案优化,采用“三组双拼主桁”挂篮结构,单组主桁重量达16吨,通过多组主桁协同受力,形成稳定可靠的承重体系,成功解决 “超重荷载” 施工瓶颈,为大节段连续梁的顺利浇筑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降低交通干扰,项目构建“全天候智能监控+动态防护”体系,通过24小时高清监控与车流预警实时掌握路况,结合分时段施工与全封闭挂篮设计,实现“施工与通行双安全”。在高达9米的梁体高度中施工,项目团队部署全方位智能监控系统,对高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违规操作等行为实时预警。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振捣的技术难点,项目团队通过在梁体腹板创新增设 “梅花形” 振捣通道,成功确保了混凝土的密实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难题,项目采用智能喷淋养护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温湿度,自动调节喷淋参数,确保养护覆盖率100%,有效防止表面开裂。
此外,为确保大节段连续梁顺利浇筑,项目部强化过程管控,由驻队指导员牵头组织,依托“班前微课堂”“技术交底会”等形式,围绕挂篮施工、混凝土性能控制、高空作业安全等关键环节开展动态培训和风险提示,通过系统化、高频次的现场教学与复盘总结,有效提升施工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协同作业能力为连续梁高质量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据悉,沪渝蓉高速铁路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长期规划中“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也是沿海及京沪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沿江高铁通道,上海至南京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小时,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同城效应”。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