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双线贯通!澳门轻轨东线北段项目迎来里程碑
继9月3日“濠江先锋1号”盾构机顺利完成ES3站-ES4站盾构区间左线掘进之后,10月20日上午,区间右线“濠江先锋2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由中国土木、南光置业、中铁十六局合作经营承建的澳门轻轨东线北段设计连建造工程ES3站-ES4站盾构区间双线隧道顺利贯通,该区间是澳门轻轨东线工程全线首个双线贯通的盾构区间,工程建设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澳门轻轨东线北段项目线路全长约2.74公里,南起澳门半岛A区,北至关闸口岸,是完善澳门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的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含“三站三区间”,ES3站-ES4站盾构隧道区间长约575米,采用两台开挖直径7.28米的国产土压平衡盾构机由北向南掘进,掘进期间近距离下穿2条共同管沟、1条地下人行通道、连续侧穿4个在建基坑及下穿在建高架桥等一系列复杂工况,对盾构施工的精准度控制、地层适应性以及应对风险叠加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9月3日ES3站-ES4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
为确保盾构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地上建筑物安全与地下空间稳定,针对项目所处地质条件及下穿环境的各类掘进风险点,项目团队依托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精准操作土压平衡盾构机“濠江先锋号”,实时分析掘进土层结构变化,调整刀盘转速与推力,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沉降风险,引入土仓可视化摄像头及自动喷洒等先进系统,构建盾构掘进的“智慧大脑”。
以数智技术赋能风险防控。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综合运用盾构施工数字化监控系统,实行“地上+地下”立体化防控措施,有效防止地层沉降与渗漏水风险。区间隧道内实时监测盾构姿态与掘进参数,及时进行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确保盾壳周围土体密实;地面采用24小时实时监控与地质雷达扫描技术,精准探测地层异常与地下水位,辅以跟踪注浆动态/p>
以精细管理助推挖潜提效。项目现场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领导带班制,通过“日例会、周总结、月评估”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工序措施,确保盾构机在淤泥质软土地层、全断面富水砂层地层安全高效掘进;安全管理方面,贯彻穿透式管理要求,以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为“网”、以施工现场划分区域为“格”,搭建安全生产管理网格,重点盯控重大危险性作业,构建“安全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安全管控格局。
以技术攻关保障环境友好。项目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聚焦生产任务和技术难题攻坚,创新设计拼装式渣土池,采用分块螺栓连接方式,不仅结构简洁、拆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还能周转复用,有效节约了施工成本;并坚持绿色低碳理念,渣土池设置“环保天幕系统”实现全覆盖,升级污水处理工艺并配备“环保缸”,实现“零污染”排放,最大程度减轻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轻轨东线作为澳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氹仔线及在建的延伸妈阁站、横琴线及石排湾线等延伸线产生协同效应,澳门轻轨总长度将增至约24公里。届时,由澳门半岛关闸口岸到氹仔码头仅需15分钟,乘客可无缝换乘氹仔线,将有效缩短民众往来澳门半岛和氹仔间的交通时间,对缓解关闸口岸通关客流压力、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瑞梅铁路全线最长桥梁完成架梁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