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兰铁路银中段开工建设
作为我国京包兰大通道的“关键段落”,新中国首条穿越沙漠的钢铁大动脉,包兰铁路已历经70多年风雨,始终肩负着区际货运枢纽、能源保供通道及区域联通动脉的重要使命。9月30日,这条“功勋铁路”迎来升级,由铁五院勘察设计的包兰铁路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958年建成通车的包兰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一直承载着区际货物运输、煤炭接续供给、沿线对外畅通、内部城际联通等重大功能。
此次即将实施双线扩能与智能升级的银川至中卫段扩能改造工程,是国铁集团2025年“联网、补网、强链”开工重大项目,包括沿既有线增建二线工程和对既有线实施提质改造工程,线路全长约123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
作为京包兰铁路大通道的“关键段落”,该扩能改造工程兼具了战略价值与民生意义——项目将通过释放货运能力来保障煤炭接续供给,支撑宁夏建设现代煤化工基地,同时完善“城际客运网”布局,推动银川至西海固地区开行动车,实现“高铁红利”向革命老区纵深覆盖。
既有线在区域路网中技术标准与运输能力均亟待提升,以强化“西煤东运”能源保供通道功能。同时,工程还将通过线路优化来减少生态扰动,配套建设绿色车站和节能设施,服务黄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
铁五院设计团队在100多天里持续攻坚,完成了全线勘测设计工作。通过线路扩能、站场智能化和车辆配置优化,构建“干线提速+枢纽补强+智能调度”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为项目有序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中,太中银疏解线跨包兰铁路特大桥全长1.463公里,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同时满足铁路净空、接轨和地方环保要求,本桥跨越包兰铁路采用1孔56米简支系杆拱,桥梁主体结构最小厚度仅0.45米;56米简支系杆拱桥采用侧位满堂支架拼装,横移施工;简支系杆拱桥,结构自重轻,施工周期较短,梁拱匹配度高,对既有线影响小等优点,且运营状态下便于维护。
包兰铁路银中段是京兰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宁夏能源安全供给、支撑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对于补强既有通道能力短板,加快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条承载历史使命的沙漠铁路,将焕发新生,成为现代化交通新走廊,续写新时代的“沙漠通路”传奇。
下一篇:最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