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科技 > 正文
科技

“竖起来”的科技园成为扬州新名片

2019-05-16 16:47:44  来源:
  2019中国扬州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人工智能专场暨全国科技成果直通车扬州站启动仪式,日前在江苏扬州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内68家高校院所、26家AI领域企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近1000家本土中小企业前往对接洽谈。
  扬州市科技局局长陈星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州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提出并布局建设集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产业园、成果转化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综合体,打造“竖起来”的科技园。
  开通校企间成果直通车
  全国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旨在促进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企业转型发展缺人才、缺技术的难题,增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人才、新产业、新城市”互动并进、融合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陈星表示,此次以“智能科技,引领发展”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成果直通车扬州站活动,无论是展示的高校院所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物成果,还是现场路演推介发布的项目,以及5场国内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所作的主题报告,不仅让洽谈者开拓了视野,找到了合作伙伴,更让参观者接触到了新知识、体验到了高科技。
  扬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钱东介绍,此次活动,为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洽谈提供了科技交流的平台,还通过组织百名专家教授分赴扬州各地,开展了专题“零距离”对接,共签订各类协议60多项,涵盖生物健康、智能汽车产业、智能机器人和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与扬州瑞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扬州盛世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与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这些创新成果在扬州实施转化,对扬州人工智能及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钱东说。
  把科技成果引到家门口
  如今,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已成为扬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去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
  扬州的新变化,快发展,关键在于瞄准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先学科,与这些高校院所建立密切合作,引进了一批研发创新中心、多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力图打造“竖起来”的科技园——科技产业综合体。
  同时,利用一年一度的扬州市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和江苏省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为智能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了一对一牵手合作平台,累计开展各类产学研专场活动300余场;与大院大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近2000项,总投资达30亿元。目前,扬州市累计建立校企联盟968个,与香港城市大学、重庆大学等共建21家离岸孵化器,引进同济大学、西安交大等知名院校研创中心56家。
  建设技术交易市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链,这是扬州打造科技新名片的又一个成功做法。
  扬州市从企业需求出发,按照“线上线下结合、展示交易并重、平台团队共建”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的技术产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在线上,整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8.5万项、企业技术需求1万多项,建立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供需双方全天候、便捷化的对接;在线下,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展示交易中心,常态化举办瘦西湖创客活动周、科洽会、众创大赛、项目路演等活动,将科技成果引到“家门口”。
  扬州还通过引进博士科技、巨谷基金等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建立起600余人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了涵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
  快速转化培育优势产业
  开启科技直通车,把成果引到了家门口,扬州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体制,全面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知名高校院所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持续助力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众多领域的企业在扬州做大做强。
  由江南大学、扬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政府、扬州市食品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四方联合共建的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依托江南大学在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成果优势,组织一流技术团队入驻,进行成果的二次开发和后续转移转化,并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和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研究所投入研发设备400多万元,建立了多个专业食品实验平台,独立研发了众多产品。至今,研究所已承接科研项目40项,合同金额6000余万元,申报专利8项。
  研究所高度重视技术服务和产业培育,充当高校与产业之间的成果转化桥梁,截至今年4月,以技术入股方式成功孵化了4家衍生企业。
  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处处开花。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乔志勇博士和常州市创业领军人才张再兴博士等为核心组建的科研团队,与扬州亿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国家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北卡州立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共同合作,开发出生物可降解水溶性聚乙烯醇(PVA)薄膜及相关产品。
  乔志勇介绍,水溶性PVA薄膜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开发最热门的绿色环保材料之一,目前,他们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的产品,已经获得国内外环保权威机构和广大用户的普遍认可,正在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包装、纺织刺绣和水转印刷等领域,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我们通过联合攻关,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累计申请各类专利20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乔志勇说,项目自2017年5月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以来,累计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无人汽车、高速列车、大飞机等需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进行重点攻关,解决了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车用曲面真空玻璃,并实现一次试产成功,填补了我国车用真空玻璃领域的空白。
  “尤其应用到汽车、高速列车窗户后,节能性能将成倍提高,隔音性能也将大大提高,并且使用寿命达到20年以上。我们已建立中试基地,正在加速实施产业化。”张瑞宏说。
  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公司)是一家有着40多年电缆生产历史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华能公司先后与国外知名科研人员以及国内多家主要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开发市场亟须的新特产品。
  “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通过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体制,确保更多实质性项目落地扬州,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助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新兴科创名城,谱写新时代扬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陈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