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成热词,汉能李河君建议促进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
自2012年其起至今,随着“雾霾”一词在中国大江南北的迅速走热,围绕雾霾的话题和讨论已经从民间扩大到了社会、科研与政府功能职能领域。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欲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但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新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其中最大的两个“箱子”初步预算高达5亿元。相关人士曾表示,如建成这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实验室,并优先用于灰霾模拟与控制研究。
前两日,记者也从江苏省卫生厅获悉,今年江苏将着手对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进行监测。用3-5年的时间建立起全省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网络,并逐步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和环境公害病监测预警体系。
此前在两会期间,百度指数移动数据就曾显示,近期“雾霾”的相关搜索量呈猛增趋势,在2014两会热点议题预测TOP10分布中,“雾霾”以43%的搜索份额位居第一。另据数据显示,“雾霾”不仅在2013年呈现了关注度飙升的趋势,更呈现出从北京等少数几个“重灾地”向全国范围蔓延的趋势,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已经超出了环境领域,成为社会性重要民生话题之一。
雾霾之所以如此受到重视,与近些年该环境问题在中国的施虐泛滥密不可分。
治理并控制雾霾,除了政府、科研领域展开各种策略攻势之外,我们更需从根源入手,彻底断绝雾霾的生成机制,改变化石能源的主体能源地位,加速新能源替代的时代步伐,改善并加快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未来经济动力的驱动构造,将新能源、绿色能源推到历史前沿,也是中国政府和民间急需解决和推进。
目前,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太阳能领域技术优势不断突破,以汉能为首的中国薄膜光伏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国内光伏发电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比例还不到0.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还是规模开发、集中送电的单一模式。
我国目前90%的光伏发电来源于大型地面电站。欧美的经验表明,合理的比重应该是:地面电站不超过20%,光伏建筑一体化占到80%以上。以光伏建筑一体化为主的分布式发电模式将是未来趋势。薄膜光伏组件的柔性化、薄膜化等特点更适于光伏建筑一体化,为未来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提供可能。
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晶体硅电池,优势显着。目前以汉能控股集团为主的薄膜光伏企业通过三次海外技术并购和技术整合创新,已经将使得薄膜光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实验室转化率已达19.6%,量产转化率已达15.7%。
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公布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向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表达了中国政府治理环境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快速发展的建议,与李克强总理传递出的政府决心不谋而合。李河君委员建议中央政府完善度电补贴政策,免除光伏发电企业的税收和行政事业收费,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减少和简化项目立项报批程序,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落地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和民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