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大马勺沽村再添旅游新项目
日前,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大马勺沽村在全面打造草莓特色产业园的同时,不忘拓展采摘娱乐新项目,“五一”期间餐饮农家院,吃土灶渔家饭等特色餐厅将开张纳客,打造大马勺沽村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引” 在规划编制上下功夫
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引领先行。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总量控制、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有序发展的思路,大马勺沽村合理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案,在规划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和深入调研,聘请专家对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荒地进行规划,并着力构建起点高、项目新、文化内涵深、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接待户(点)。规划既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又满足了旅游开发的需要;既注意人文景观的利用,又注意自然景观的开发,有较强的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现在,大马勺沽村发展草莓采摘大棚七十多座,已经成为了一条特色产业链项目。在最近的土地承包中,一棚难求,12个大棚引来了100多名承包人,大伙儿只好抓阄儿,凭运气承包。
“精” 在产品开发上下功夫
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上,全面与文化相结合,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面上推开,改造提升农户的接待条件和设施,完善功能,对全村的旅游资源进行规范整合,提升文化内涵,逐步做到了乡村旅游的精细化。鼓励农户差异化经营,做精品旅游。村民丛一强看到草莓采摘大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响应村干部的建议,投资40多万元,在采摘区附近建立五百多平米的农家特色餐厅,可以容纳游客500人。丛一强说:“随着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前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是,附近来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我就想给游客创造一个当地土特色农家饭的地方,以农家饭为主,贴饼子熬鱼、野菜饺子,形成吃住一条龙形成规模。
“实” 在举措创新上下功夫
在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大马勺沽村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培训师资力量“送教上门”,邀请专家上门蹲点指导服务,针对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服务知识、旅游知识、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从业观念培训、从业能力培训、从业心理培训,有效促进了农家乐的接待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使村民实实在在的受惠。
“真” 在内涵提升上下功夫
在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农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依托现有的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中融入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元素,提升乡村旅游内涵。以各具特色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富有特色的乡村农作、新颖别致的农家传统用具作为乡村旅游文化素材资源,开展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垂钓、耕作、种菜等体验活动; 提升农牧家乐文化品位。
村民曹子清去年一个草莓大棚净赚了5万多元,今年老曹开动了脑筋,在自家大棚附近盖起了近百平米的大瓦房,圈起了养野鸭、乌鸡等家禽的小棚,还栽种了五六棵枣树、杏树等果树,目前工程将要完成,曹子清对以后农家院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曹子清说:经营一些饽饽饼子馇小鱼啥的,可以容纳20多桌吧。
大马勺沽村草莓产业园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崛起,也为本村百姓的致富之路奠定了基础。大马勺沽村主任李俊萍介绍,下一步,要让游客品农家美食、住乡下幽舍、观生态美景、购农村土产,真正体验牧家乐生活,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精品,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内容丰富多彩、富含文化品位的休闲旅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