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全力打造软件科技城 示范园区6月亮相
近日,青岛软件城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目前,青岛软件城引进招商局青岛网谷项目、科创(青岛)科技园项目、计世物联网和云服务中心项目、赛伯乐中以创新园项目、蓝湾智谷项目、盘古新媒体科技园、优通通讯软件信息创业基地、中国移动青岛云计算及互联网研发基地等18家软件专业园区,软件载体协议规模达到490万平方米。同时,引进IBM软件技术(青岛)创新中心项目、微软云开云计算研发中心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禾软移动互联智慧工业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等11个软件项目,储备45个重点软件项目。
同时,青岛软件科技城示范园区——蓝湾智谷一期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为全面振兴青岛市软件信息产业,201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青岛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青岛软件科技城,作为青岛市软件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到2020年将建成1000万平方米软件载体,吸引30万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000亿元软件产值。青岛高新区迅速启动了软件科技城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并于2013年5月成立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软件推进办”),围绕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全面组织产业要素环境,在产业规划、项目招商、扶持政策、公共平台、创业基金、人才公寓、实训基地、载体建设、生活商务配套、智慧园区建设等方面协调推进。
“我们将以高新区的速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软件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什么是高新区的速度?高新区以4年的时间,把60平方公里的盐碱地变成了产业新区,两个月建一个超市,半年建一个宾馆,一年建一座软件科技城示范园区……随着环湾公路、海湾大桥直通高新区,青岛国际学校、百联奥特莱斯等项目相继陆续动工,不断刷新着高新区的建设纪录。
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有18个专业园区在青岛软件科技城签约、在建,预计2016年载体面积到500万平方米,其中,投入使用、完成竣工验收300万平方米。“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软件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青岛软件科技城各项工作的火速推进,亟待一个示范园区为近20家专业软件园区发挥示范作用,在有序组织软件产业环境包括园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确定一个标准,引领园区建设与国际化专业园区接轨。
蓝湾智谷是青岛高新区管委自营的首个产业园区,同时作为青岛软件科技城的示范园区,即将于6月份正式投入运营。蓝湾智谷一期(蓝湾云计算中心)总投资2.6亿元,规划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该项目由四栋多层及一栋小高层组成。除总面积超过14000平方米的办公写字楼,在配套功能方面,一层规划有餐饮、休闲、商务及娱乐功能类业态,设有体验中心、快速餐饮、便利店、创业咖啡、商务中心等;二层规划为员工餐厅、公共研发平台核心机房、软件专业论坛、电子竞技训练、智慧园区展示中心等;三层主要布局了综合会议、健身等功能。三层以上全部为办公写字楼。
同时,蓝湾智谷一期设有软件科技城招商洽谈、规划展示,人才公寓、人才特区、政务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作为青岛软件科技城的专业服务机构,面向入驻企业提供招商宣传、政策扶持、后续服务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涵盖软件专业政策咨询、企业注册咨询、软件专业资质认定及产品测评咨询、公共平台申请、人力资源及培训、投融资咨询以及物业服务等内容,同时具备招商展示功能,从而围绕软件产业组织要素建立起系统性、专业性服务体系。
此外,青岛高新区“一卡通”项目作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一环,也将在蓝湾智谷一期落地。这张命名为“蓝湾一卡通”的小卡,可以实现对区内员工和居民小额消费和身份认证等的智能化管理,6月份蓝湾智谷一期启用后,将首先在一期入驻企业中统一推行一卡通试点,预计首期发卡1500张。
一项颠覆性的政府职能改革,正在软件推进办加速推进。区别于原先政府“大事、小事”全权包揽,青岛软件科技城将“规划、建设、融资、评估、运营、服务”6项工作“掐掉中间、只留两端”。今后,除却青岛软件科技城的产业要素组织规划、服务内容统筹设计等工作,其它项目全部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要素的活力和带动作用,打造软件产业新高地。
“传统招商引资多用政策优惠换项目,且招商团队对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把握能力不足。”软件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新区政府职能的改革,引来国内园区运营“大鳄”关注。
总部位于香港的招商局集团,将全国布局产业园区的第一颗棋落子青岛,2012年7月,招商局蛇口与青岛高新区签署协议,开发建设招商局青岛网谷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5亿美元。另一个“大鳄”是清控科创,迈出北京的第一步选择了青岛,2012年11月在高新区注册成立科创(青岛)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斥资70亿元建设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
在青岛网谷的招商展示中心,招商局140余年的发展历史呈现在面前。青岛网谷是招商局蛇口在青岛投资开发的首个产业园区项目,借鉴“蛇口网谷”模式,青岛网谷将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主导,重点引进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青岛网谷总建筑面积约150万㎡,项目全部竣工后,可满足1000家企业入驻,为青岛软件科技城提供多达4万个就业岗位。招商局产业园区(青岛)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网谷示范区将于5月底开放,2014年底一期开发的合心园可以竣工,2015年初,企业可以入驻。
与招商局青岛网谷相呼应的是,位于火炬路以北的科创(青岛)科技园。来自北京、出身于清华的科创(青岛)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近日协办了青岛高新区软件科技城首届人才双选会。截至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20余家。科创(青岛)科技园项目由科创大厦、孵化器(加速器、总部领航区)和住宅配套三部分组成,总占地约1500亩,计划总投资7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
科创(青岛)科技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成科告诉记者,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嫁接清华大学创新资源,链接美国、日本等高新技术产业平台,重点聚焦软件研发与外包、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集成电路设计、新能源、环保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青岛网谷负责人告诉记者,软件科技城已经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但是还没有渗透到细分领域,“细分领域的优惠政策一旦落地,中小企业首先享受到政策红利,他们会发展得更快,这样的环境对于园区而言才更有利。”这位负责人表示,园区运营商的评价标准不是房子是否卖出去,而是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需求服务,帮助企业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园区的单位面积产值。以深圳蛇口网谷为例,其模式是只租不售,每平方米的产值高达到3万元。
对此,软件推进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岛软件科技城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不看重专业园区的数量,更注重其质量,并逐渐引导这些园区向专业化发展。该负责人提到:“软件渗透在各行各业,可以延伸出许多细分领域,因此希望这些园区更加专注,寻求差异化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同时,青岛软件科技城也会在细分领域的政策制定方面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