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入选,成为今年福建省唯一获得该项认定的项目。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安溪人在长期实践中,发明出“三大阶段十道工序”的传统制作技艺,被茶业界誉为“最高超、最精湛、最独特的制茶技艺”。这一技艺已于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安溪县茶农还发明出“茶叶短穗扦插技术”,不仅让安溪成为全国茶树无性繁殖发源地,也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品尝到品种纯正、品质优良的铁观音。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宣传安溪铁观音物种、种植和加工技术,带动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丰富安溪铁观音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福建安溪铁观音与茶文化系统”保护的是以铁观音种植和制作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以品种资源为核心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以品种选育和采制工艺为核心的传统知识和技术体系,以“山、水、林、茶、草、人”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景观,以“纯、雅、礼、和”为核心的铁观音茶文化。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自2012年开始启动,在全国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目前首批认定19个,其中福建的有“尤溪联合梯田”及“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第二批入选的农业系统有20项。
据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指人类在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