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财经 > 正文
财经

向线上迁移 平安银行小微金融取得突破

2014-05-14 15:57:52  来源:

  “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小微企业提到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高度,这愈加引发了金融机构对小微金融业务的激烈争夺。而近期多家银行发布的一季报亦显示,小微金融的贡献值越来越高。2013年,平安银行以全产业链的方式介入小企业金融服务,并实行批量营销模式推广,取得了飞快的发展。

  平安银行2014一季报显示,一季末,该行实现小企业贷款余额948亿元,较年初增幅9%。而去年平安银行小微贷款余额871.28亿,全年增幅达56.05%。平安银行在报告中表示,将“深化小企业转型升级战略,完善贷贷平安 2.0 模式,不断创新、丰富小企业产品种类和科技工具,进一步完善小企业客户服务体系”。

  贷贷平安商务卡异军突起

  2013年,平安银行将小企业金融业务定为战略性业务之一,并予以产品政策支持和批量营销模式推广。一年多来,平安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有两个重要“动作”,一是开发“贷贷平安”商务卡,二是布局线上业务,建设小微互联网金融模式。

  如今,平安银行基于“普惠金融”理念推出的小微金融产品“贷贷平安”商务卡在短短数月间实现了快速发展。一季报显示,全行累计发放贷贷平安商务卡客户数突破54.22万户,较年初增长54%;贷贷平安商务卡存款余额89亿元、贷款余额182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65%和203%。“贷贷平安”商务卡已成为该行开发小微客户、拓展市场的营销利器。

  平安银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负责人此前曾对媒体表示,依托平安集团全金融牌照的优势,贷贷平安商务卡可向小企业客户提供支付、结算、贷款、理财、保险等一揽子综合金融配套服务。它将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与借记卡功能及权益相结合,还可以和电商平台对接,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小企业金融商业模式。

  同时,平安银行积极开展电商合作,梳理重点关注及营销电商平台,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经营策略。创建具有平安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其次,银行持续推进小企业线上融资,启动小企业线上融资平台规划,探索小企业线上金融服务模式。2013年初,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曾直言,“我们要把线下的业务,全部开到线上,未来几年发展战略的实现,很大程度是通过线上金融实现。”

  目前,平安银行已建成了创新的“移动展业”平台、公司业务微信银行、小企业网上银行等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小微企业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平安银行表示,平安银行小微金融将吸引科技基因,探索掌上销售、线上作业、远程服务等模式,解决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所需要的高效率、流程透明化、节省成本等课题。据了解,这些创新模式收效甚好,如已移植到贷贷平安商务卡上的“移动展业”,平安银行工作人员以iPad为载体,通过专线或主动上门的方式,让广大小微客户在线上就可轻松完成全部贷款手续。

  “贴身”服务方案制胜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发布的一份《《中国小微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寻求外部融资时,74%的小微企业首选向银行贷款。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32.89%)远高于大型银行(12.44%)。

  调查显示,约51%的小微企业希望获得个人及公司资产管理、理财服务,47%的小微企业希望获得信息交流服务,43%的小微企业希望获得支付结算服务。在支付结算中,用现金支付的企业占比达到78.7%,支票(50.9%)和银行卡转账(43.8%)的占比也较高。总体而言,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呈现“小、频、急”的特征。

  按照邵平的说法,由于小企业存在风险分散、弱周期的特点,风险比较可控,平安银行已经锁定了这片蓝海,将小企业金融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据悉,平安银行的小企业金融重点瞄准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消费领域,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个的批发市场、贸易市场。

  正是摸准了中小企业的切实需求,平安银行为小微客户量身定制了全部按日计息的贷贷平安商务卡。“根据我们的调研,大部分客户一年当中只有几个月是需要类似灵活的周转资金,平均一笔贷款就是十几天。平安商务卡则可以满足企业主用一天支付一天利息,随用随还,灵活计息。”去年10月,在“贷贷平安商务卡”服务专线上线时,平安银行小企业金融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说。

  而平安银行小微业务更大的希望在于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而制定的小微企业一站式服务方案。这种服务包括了授信,包括了结算,包括了老板的理财,也包括老板个人和公司之间怎么样平衡。小企业金融负责人表示“随着未来平安银行综合金融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安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可以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更加量身订制的服务,甚至可以区分到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相关联、相对应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