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食品 > 正文
食品

巧克力也闹乌龙,追踪巧克力生虫白霜的始作俑者

2013-12-20 16:09:15  来源:

  巧克力是高蛋白、高营养食品,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经常会有消费者遇到巧克力长白霜、巧克力生虫乌龙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可可脂熔点与人体温度接近 ,融化导致霜化

  可可脂是区分巧克力纯度的重要指标,高品质巧克力中含有大量天然可可脂,它是可可豆中自然产生的脂肪,它含有6种晶体形态,各自有不同的熔点,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天然植物油脂。它在液态时呈琥珀色,固态时呈淡黄色。可可脂在27℃以下的常温时,呈固体状。在接近人体体温35℃时开始融化。因此巧克力会在口中慢慢溶化,给人们带来美妙的感受。

  国家二级营养师李东烨表示:在诸多甜食当中,巧克力最为受拥戴,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和象征意义,它的营养价值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西方有研究显示,黑巧克力当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植物多酚,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众所周知,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遇到温度变化时会产生物理性变化,尤其是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而代可可脂不会因温度差异产生表面霜化。为什么巧克力夏天会生白霜呢?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赵燕萍则表示:白霜、结晶导致巧克力表面颜色发生改变,只是因为巧克力的可可脂对温度太敏感的缘故。巧克力颜色、形状等物理变化,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也正基于此,巧克力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存储不当,可可脂会经历融化再凝固,可可脂溢出之后重新凝固,像一层白霜包裹着巧克力,虽然巧克力失去了光泽度,但这不是产品质量问题。

  存储不当,导致虫子外部入侵

  其实,先进的巧克力生产厂家对于原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生产流程,温度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都有着非常都有一整套的质量监测保证体系,并严格执行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规则,可以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但是,包装完好的巧克力经过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候,已经经过了物流、仓储等各个规模环节。而巧克力,尤其是含果仁的巧克力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也成为小虫子的挚爱,当存储环境较差时,就会被虫子们咬破包装乘虚而入,而它们咬破的小孔往往很难被肉眼发现,这就会给消费者造成错觉,误以为是巧克力本身长出的虫子。而当大家购买的是容量较大的产品,打开包装一次无法吃完再保存起来,或是非完全密封的产品时尤其容易被虫子侵袭。

  赵燕萍副秘书长强调:巧克力的实际生产过程极为复杂,从原料的挑选,到成品的装箱、入库,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几十道严密的工序。还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并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善。物流、仓储环节由于其规模性,如果储藏不当,就会发生虫害外部侵入的现象。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后储存巧克力时也应注意。

  因此,建议消费者购买巧克力时应选择有规模,有生产能力,信誉好的大厂家制造的产品和知名的品牌。在购买后,消费者应该将巧克力放置在清凉、干爽、清洁的室温阴凉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远离水和其它异味。保存巧克力时,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环境最好保持干燥。保存温度≤220C,相对湿度≤55%。气温低于220C时,只要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即可。夏天温度过高时,可将巧克力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不要放在冷冻室。刚从冰箱取出的巧克力最好等它恢复到常温再食用,这样可以使巧克力香醇的味道充分散发出来。而打开包装的巧克力则应尽量密封冷藏保存。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