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建筑 > 正文
建筑

建筑的艺术之魂 解读新武汉“五大地标”

2013-12-12 13:11:24  来源:

  1130日晚,第二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湖北美术学院顺利闭幕。闭幕式上,组委会公布了新一届的五座武汉城市地标,分别是古德寺、江汉路水塔、湖北省图书馆、晴川阁和武大行政楼。

  市民是这次评选的主力军,通过网络和现场两种方式投票合计的票数决定五大地标的归属者。也就是说,这次选出的地标是武汉人心目中最能代表武汉特色、实至名归的地标建筑。

  历史沉淀展现地标文化底蕴

  在这个头衔泛滥的时代,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最容易被大家接受和欣赏。这次被选中的五座地标都是时间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地标头衔当之无愧。

  古德寺,始建于1877年,混合了欧亚宗教建筑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堪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191110月,古德寺僧众自发救护武昌起义的起义军,掩埋革命烈士,受到中华民国政府的嘉奖。1912413日,国父孙中山专程来古德寺为其历史意义而凭吊。1914年,国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亲自为其改名为古德寺并竖题寺名等,古德寺已经在有形无形中提高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这次新五大地标老大晴川阁,从始建以来,与禹稷行宫几经兴废。从嘉靖至今的400多年中,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维修增建,两次重建,非常顽强地走到了现在,终于在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上晴川阁屡毁屡建,1983年,武汉市政府在重修黄鹤楼的同时,依照清光绪年间的样式修复了晴川阁。现在,晴川阁与黄鹤楼再次雄踞大江南北,楼阁对峙,交相辉映,成为江城一大旅游胜景,有三楚胜境,千古巨观之美誉。

  晴川阁顽强地生命力使它成为了武汉人心中的代表性地标之一,从众多标志性建筑中脱颖而出,同时也象征着武汉的不屈和坚强!

  学术氛围凸显地标人文气息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其具有学术氛围的建筑当然也不在话下,湖北省图书馆和武大行政楼以傲人的票数突出重围,进入了前五

  武汉大学工学院大楼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在国外建筑界,在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共享空间玻璃中庭的设计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流行的,站在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前端。

  拥有历史意义和独特建筑风格的武汉最高学府的行政楼自然而然成为了武汉的代表地标。但说到学术建筑,不得不提湖北省图书馆,人们无法忽略它的存在感。

  湖北省图书馆馆舍面积近3万平方米,馆藏丰富,屡次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全省十佳图书馆全省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它用它的实力一次次向世人证明它翘楚的地位。

  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集体狂欢

  这次投票选择的是网络投票和现场投票两种方式,市民亦可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表观点,而新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隐藏个人信息的同时又给你表露想法、吐露心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尽情发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也就造就了网络投票的意义——真实性。这一次也是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新媒体运用上的一次全新尝试,让评选不再只是专家和组委会的专利,而是广大民众狂欢的主题。

  武汉设计双年展已经结束了,但是各色个性的建筑仍在在不断的兴起,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也在定时翻新,以更闪亮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究竟谁能夺得第三届武汉设计双年展的新地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