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建筑 > 正文
建筑

海茵建筑:对建筑的未来做出预测性的研究与开发

2013-10-22 15:16:17  来源:

  ——“海茵中国学院报告会暨论坛”@UCCA

  在现代化、科技化的今天,时代对建筑的要求早已从青砖红瓦过渡到技术与影响的层面,这一要求也将建筑从单一的学科拖拽到多领域多学科的丛林之中。千里走单骑也许适合艺术家,但建筑师或许更需要一支足球队,需要融合各学科的知识,跨专业跨领域地合作。

  在柏林,围绕有着极少表皮的超高层建筑DRX (Design Research Exchange设计研究交流)主题,由全球知名的海茵建筑事务所组成了一个20-30人的多元化团队,成员均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国际顶尖机构,人员结构一半由数学家、环境学家、生物学家、神经学家组成,专家们与建筑系学生在一起,进行为期八周的工作,合作完成一件关于有着极少表皮的超高层建筑的作品。活动抛出的命题,是建一座500米高的塔楼,排除其他干扰,怎样在合理的结构条件下,做到最小的表皮面积。因为建筑外立面是一座塔楼除结构之外,最昂贵的部分,能将表皮面积做到最小,无疑是节省资源的有效手段。海茵认为,依靠数字通讯工具的拓展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开放源代码的风气及全球化网络的形成在社会及企业中催化了人们对信息透明度及公众参与度的追求。开放式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协作模式。建造也应该是一种开放的行为,建造的过程永远需要创新。在此过程中,业主的需求和他们直接的参与以及业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建筑创作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交流,海茵建筑希望每个项目的设计都能传达一种开放的创作态度。

  2013913日,由德国海茵建筑北京公司发起,联合荷兰Objekt中文版《境》杂志、飞迈传播,以及法国尚飞(Somfy)与荷兰飞利浦照明(PHILIPS)联合举办的海茵中国学院(HENN CHINA ACADEMY), 以工作营的形式拉开序幕,并登陆北京国际设计周。这一伴随着工作营式的研究、创作,以及论坛和展示于一体的学术活动,正是起源于海茵建筑在德国发起的DRX (Design Research Exchange) 项目,以推进新想法及为学术研究创造空间为目标,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年轻建筑师与建筑系学生聚集起来,就共同感兴趣的与建筑有关的课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为时五天的工作营围绕超高层建筑参数化设计设计为民生的命题,探讨超高层建筑参数化设计的思想与发展并将其延展到震后地区特殊环境的房屋设计中。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以及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学生们参与了工作营的研究与创作。整个工作营同时伴随每晚超高层参数化设计的专题讲座:来自tSynsth工作室主持设计师Chie Fuyuki从表皮、整体规划、单体设计等不同角度和规模阐释输入与输出:运算化设计的逻辑与过程;来自C office的主持建筑师刘延川以实践经验分享将复杂简单化,将艺术理想化的设计思想;BIM方面的专家刘洋从阐释建筑的全息模型出发,提出建筑设计一定要有预测性;来自成都基准方中建筑事务所北京公司的主持建筑师罗经,深入透视不同尺度下的材料系统;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的建筑师Christoph Klemmt, 运算设计为题,从一个小装置与光进行互动的研究,延伸到大型项目的参数化设计应用。

  作为海茵中国学院工作营的延伸,超高层建筑参数化设计论坛于2013929日在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举行,进一步探讨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对未来建筑行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并通过分享DRX最新研究成果,即有着极小表皮的超高层建筑,深入阐释参数化设计带来的无限可能与魅力。在论坛过程中,海茵建筑的北京负责人孙伟以海口塔项目为例,将超高层建筑所具备的典型性和特殊性进行深入透析,从设计、功能、应对措施、审美及降低能源消耗等不同角度,解读构建建筑的整体设计与实际使用,在时间性和强化信息传达方面的作用。他表示,时代发展越快,科技化越密集,对建筑的要求就会越高,这种要求不仅来自横向对多方面的兼顾,也有竖向的领域深入与层次提高,既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也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提升。如何将不同领域的反馈意见有效结合,通过技术手段的操作,使建筑从图纸中走出来、站起来、被使用,且能够经得住多方的检验与时间的考验,这不仅仅是建筑应有的思考,也是建筑所要担负的责任。DRX以及海茵中国学院项目,便是带着这样一种态度进行的研究,不仅考虑多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方法的提升,还对建筑的未来做出预测性的研究与开发。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