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的科学家—十二篮
“做中国人的体重管理管家!”在汤臣倍健的全球营养研究中心,梁董事长信心满满的给了我们一个他的愿景。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十二篮”的品牌。话说五年前梁董出差美国,因为倒时差患病,在当地医院就诊的经历,让梁董深刻体会到两国在健康管理的差异:在美国,从一出生医院就会开始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患者无论去哪家医院就诊医生都可以轻易查看到患者过去的患病经历,这样可以为医生的准确断症提供有效的依据。
两国在健康管理上的巨大差异让梁董陷入了深思;从事营养学研究三十多年,深切感受到数据管理对个体的重要性。但在中国,受制于技术、地域差异、观念等原因没有把个人的健康数据有系统地管理起来,当患者需要进行帮助时,专家只能片段式地给予补墙,没有一个可持续的管理依据;这其实非常不利于国人的健康管理。
五年蛰伏:只为一个愿景
“有没有可能建立起我们中国人自已的健康数据库呢?”这是梁董从美国回来后抛给研究团队的课题,之后就是长达五年的沉寂。
沉默,是在聚集爆发力。“这一次我们想做的是改变中国人的健康管理方式!”十二篮品牌经营总经理兰俊杰说。
这五年多的苦心研究,把汤臣倍健全球营养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和电子应用部门的大部份同事都“逼疯了”,经常是二三十位同事关在一起开会讨论、争执,大家畅所欲言就像国会现场一样,到半夜二三点了,还不散场,像这样的会,平均一周会有二次以上。
直到2012年初,内部才逐步清晰了系统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国人对健康管理的观念,以体重为健康晴雨表,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打造精确到个人的体重变化数据库,配合汤臣倍健成熟的营养管理资源,建立一套以“体重管理”为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健康解决方案。
有了方向后,便是要将攥紧的拳头分开成十指,由于整个体系没有任何参考的案例,矩阵构成十分复杂,技术团队、营养师团队、产品研发团队、营销团队,原先各行其事、分散在各个事业部的共计五十人的集群,整合成了“十二篮”品牌项目中心。
“产品”是检验成果的唯一标准。“我们打造的是一个从来都没有人做过的健康管理体系,我们要求这里面的每项组件都是最好的!,云端数据库的建立,移动端app的开发,社会化工具的进驻,营养师服务团队的臻选,核心产品的开发;每一个单独的部件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要把我们的设想与国际最前端的技术接轨,同时结合我们丰富的健康营养资源。在此意义上,十二篮是汤臣倍健再次腾飞的发动机。”十二篮项目研发工程师林显明说。
体重管理,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如何让中国人更好地管理自已的健康状况?”生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长期营养不均,作息不律,劳作模式变革和环境恶化等现象,所衍生出的各种身体疾病的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身体会用体重这一显性现象告诉你。体重,已成为一面折射健康的镜子。“体重管理”成为了世界营养学术界定义“健康管理”的代名词,但对于大部份国人来说,它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近年,也有一些依托“体重管理”理论的品牌或服务机构开始为国人服务。然而,“片段式”的管理方式令“体重管理”的本义不能真正实施,效果不能保持长效,让健康没有可持续性的根据。
“如何让体重管理有效地持续下去?”潜台词是说:如何能让中国人更好的管理自已的健康?“十二篮的设想是以云技术为基础用终端电子秤进行数据录入管理,通过移动端根据每天变化状况推送相应方案;同时导入营养师贴身服务系统、及相应营养产品系统,通过这种革命式的矩阵设计,真正做到一对一健康营养管理,实现可持续的体重控制方案。我们希望做到每个中国人都拥有属于自已的健康数据库,让我们的健康永不‘断层’。这是梁董事长给我们团队的使命!”林工程师面带微笑地说。
变革的起点是市场
在兰总看来,十二篮并不是一个卖产品的品牌,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品牌。营养补充品类市场已成为高溢价的代名词,群雄逐鹿,硝烟四起。相伴而来的是消费者在购买后的高期待,当身体有不适才会购买,好点了就不“坚持”了,导致很多时候产品并没有从根本去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这也是十二篮存在的理由。
当问到缘何今年才推出十二篮体系,却早在去年就有在汤臣倍健的官方旗舰店销售这个问题时,兰总是这样回应的:“我们一直对营养产品系统的开发和效果沉淀有一些疑问,所以在项目前期把一部份开发成形的产品放到电商售卖,以便测试用户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品牌的知名度作一定的铺垫。市场变化了、消费者变化了、环境也变了,我们要冲破固有的天花板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的问题,我相信只有这样品牌才能生存下去。”
破茧而出的光明
从汤臣倍健到十二篮,这场从五年前开始的蛰伏,为的是改变中国人的健康管理观念,提升中国国民体质。“我们也花了很多精力时间进行战略调整、流程和体系再造,为此付出了一定代价,但从发展的眼光看,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布局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汤臣倍健CFO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