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外滩 金彩不断
——外滩首个超甲级办公楼金外滩国际广场交付在即
“远东华尔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对于上海外滩的赞美。绵延的江畔弧线,曾经汇聚了几百家金融机构,经济总量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就是外滩“金”彩的永恒见证。
当海关大钟的指针转过了近一个世纪,外滩又焕发了新的“金”彩: 从“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四十六条”金融利好政策出台,到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驾马车”联手组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众安在线”重磅落户,再到外滩首个超甲级办公楼金外滩国际广场交付在即……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外滩这个上海“金腰带”的光芒越来越耀眼夺目。
“金”彩新动力:
“四十六条”新政再掀“外滩金融集聚”风暴
2009年,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升至国家战略,“百年金融老街”外滩,稳稳当当落入“一城一带”的“金融拼图”,其中“一城”指“陆家嘴金融城”,“一带”指北起苏州河南岸、南至世博园、涵盖2.6平方公里范围的“外滩金融集聚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再谈论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只有“陆家嘴金融城”,还会有一个更耀眼的名字——“外滩金融集聚带”。
近期上海黄浦区出台的“四十六条”金融利好政策,将“外滩金融集聚带”从规划推入“深水区”。
“四十六条”,是针对“外滩金融集聚带”重要区域——“外滩金融创新试验区”的重大利好政策。“四十六条”明确了很多吸引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金融企业的有利条件,除了被外界誉为“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和奖励,最创新大胆的莫过于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名称中使用“外滩”字样,这意味着一个以“外滩”为姓氏的新金融家族即将应运而生。黄浦区副区长吴成指出:“外滩作为全球知名的地标区域,一般不被允许在企业名称中使用,这次解放思想就是为了表明政府全力支持金融创新的决心,希望获批企业能够对得起这块金字招牌。”
据悉,“四十六条”颁布后不久,就有40余家金融企业与黄浦区金融办进行了接触,近10家企业表达了在外滩设立子公司的意向,部分企业已进入工商注册流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时代一次意义非凡的“破冰”——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联手组建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正式落户外滩。
有关人士指出,“四十六条”将大力推动互联网及民营金融企业在外滩成功集聚,新成立的、外来的、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机构,将成为一股强大的金融力量,外滩将重新焕发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力。
“金”彩新地标:
外滩首个超甲级办公楼——金外滩国际广场交付在即
在“外滩金融集聚带”成熟崛起的历程中,金外滩国际广场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笔。作为外滩首个超甲级办公楼,不仅填补了外滩高端办公楼的空白,更是领航“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标杆项目。
金外滩国际广场位于外滩一线的中山南路,立于项目之上,不仅可以欣赏浦江一线江景、外滩万国建筑群、魅力陆家嘴,更有国内外银行、五星级酒店及各种高档会所交相辉映。金外滩国际广场,将成为外滩这个上海“金腰带”上的又一璀璨地标。
金外滩国际广场总高度110米,共22层,是一栋外滩少见的高品质生态型办公楼。大楼的设计方案出自全球知名的美国凯里森建筑事务所,外形为稳重简约的方型,从使用者角度来看,这样的房型使用率最高。单层2240平方米的“大肚量”,即适合大企业整层办公,又可以灵活分割。
走进金外滩国际广场,你可以发现,无论是楼宇整体的高端形象和品位,还是日常办公的舒适和实用,大楼都为租户考虑得很周到:
10米挑高的豪华大堂,3米的楼层净高度,双层挑空的VIP层,还有特别设计的三层金融交易层,让整座大楼派头不小,“金融味”十足。
此外,大楼每层配置有24小时淋浴房,为加班和出差的员工,带来“家一般的温馨舒适”;大楼在裙房以及下沉式广场,集中设置了员工餐厅、健身房、咖啡简餐等商务配套设施,加上大楼南侧“金外滩花园社区”的底层商业一条街,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各种办公、生活需求。这样的便捷和高效,真真是“魔都节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外滩国际广场还体现了领先时代的环保建筑理念,已荣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LEED金级预认证。在美国进口道森Low-e玻璃幕墙、水源VRV空调+热泵热回收新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照明系统、节水系统五大绿色技术的“强强联合”之下,大楼每年总能耗费用可减少约160万元,不仅帮企业租户“省银子”,更为外滩乃至上海树立了高端生态办公的典范。
随着金外滩国际广场这样高品质办公楼的出现,再加上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四十六条”金融利好政策落地,“硬件”、“软件”双双成熟之下,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及相关企业汇聚外滩,让外滩不断绽放“金”彩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