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文化 > 正文
文化

书法家黄瑞冬印象.健笔凌云写性灵

2013-12-04 14:18:29  来源:

  漫步在古城长沙的白沙路上,寻访着白沙古井的甘泉,见到了白沙古井旁篆、隶、行、楷、草各种书体的字,舀一瓢清澈甘甜的古井水一饮而尽,顿感心旷神怡。沿着白沙路向北走上二百米,就见到左边长沙市的地理最高点、闻名遐迩的天心阁。天心阁的各类牌匾让人流连,让人充分体会到了古城长沙的文化底蕴。

  在天心阁城楼东面的天心阁广场,中南地区古玩市场中营业面积最大的天心阁古玩城就在广场一楼,带着一份美好和向往,记者走进了以湖南省著名青年书法家黄瑞冬先生自己名字命名的瑞冬画廊,一睹先生的笔墨风采,也感受到了先生的率真情怀。

  初识瑞冬,字如其人

  走进瑞冬画廊,墨香扑鼻而来。画廊内大案台后方的墙面上悬挂着一排斑斓迷幻的书画名作。一幅署名为瑞冬的精致扇面小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悬挂在墙面的左上侧,尤为抢眼,其小楷的笔法精到、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里面隐约有魏碑的影子,又有魏晋南北朝从隶书转至楷书时期的雍容,还能看到敦煌写经书法的平和。用笔平实到了极致,完全达到了前人所谓的魏晋时期的那种散淡,没有了唐以后楷书中的做作,也没有宋元以后的轻滑,一股散淡、雅致的文人气息朴面而来。署名瑞冬的几件行草书作品,点画线条既有唐人张旭的遒劲,又有近人于右任的简朴,不知师出何处,又让人能感受到深厚的传统功力。

  在案台中央正端坐着一位身材匀称、目光炯炯,修理得体的青年正手握小毛笔专注着案台写着小楷。见记者的慕名到来,这位青年憨厚的微笑着说道:欢迎光临,我是黄瑞冬,请多指导!”并双手给来访者递上一张名片。在与他交谈中,一种沉淀一生的文人傲骨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时时流露和体现,细细品味又觉静如止水,回味悠长。人们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放在黄瑞冬先生身上真是恰到好处。

  瑞冬画廊主要经营名家字画、寿山石,墙壁上挂满了全国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展示框里摆放着国石-----寿山石的印章、摆件,有寿山石的芙蓉、善伯、杜林、旗降等稀有品种,个个精雕细作,堪称精品。从悬挂的书画作品和摆放的寿山石品类,就可以看出经营者的独具匠心。

  痴迷书法,天道酬勤

  我是江西瑞金人!”平和、朴实的黄瑞冬先生说这话时有点自豪感,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多年从事书法之路的历程。

  19903月,年满18岁的黄瑞冬从江西瑞金老家入伍,新兵三个月集训后,直接被分配到湖南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处从事打字员工作,工作之余,重新拿起笔来,学习从小就喜欢的书法。部里和省军区领导看到这个年轻人还能静得下心来学习书法,都很高兴,为他介绍了省里的许多书画、篆刻名家,包括全国著名金石篆刻家李立,时任全国书协理事、湖南省书画院副院长的邬邦生先生。同时还在纸、笔、墨,以及书法字帖、工具书等给予支持,这也更增加了他对书法的热爱,通常是晚饭一吃完,就马上到办公室练习书法,从晚上六点来钟一直练习到凌晨一两点钟,其他的业余活动基本上没有,一心潜入书法的艺术当中,在这个时期,通过自己的勤奋和积极学习,他的书法水平也就开始渐露头角,成功入展了1993年全国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书法作品并被文化部收藏。

  从部队转业后继续留在长沙工作,黄瑞冬一直从事文字性工作,无论是工作上的变动,还是生活中变化,身边的物品总少不了毛笔,离不开自己喜爱的书法艺术。在长沙变换过多次的工作和住址,书法工作台始终是他最重要的物品。期间,还到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做过客座书法教师。尤其是2003年起,他放弃了其他丰厚待遇的工作,专门从事收入比较少的书画杂志工作,刚开始是在曾经被评为全国性艺术类优秀期刊的《湖南书画》工作,后来到《书画精粹》。

  名师指点,硕果累累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书法又从实践推向理论的纵深,阅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书籍,接触了省内外无数的知名书画家,并积极、谦虚地向他们求教,据他自己介绍,尤得益于湖南师大艺术学院教授、书法、国画研究生导师蔡德林先生和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全国草书大家王友智先生的言传身教。蔡德林先生作为湖南书画界的德高望重的书画家,对黄瑞冬先生谆谆教导,从书法的传统理论,到自魏晋以来历代书法的优胜,从单个书家到整个时代的风格,从历代所用的传统笔法到结体以至章法,更甚于一些民间在书法上的约定成俗的规矩,都倾囊相授,毫不保留。有时中午吃完饭,顾不得休息,席地而座,对黄瑞冬的书作进行讲评,据他自己说,基本就是这个时期,自己的眼界得到了极大提升,书法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几乎都站到了一个全国的高度,自身得到了升华,再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领悟,完成了一个从业余书法爱好者到专业书法家的转变。

  黄瑞冬先生现为是湖南省民盟书画院艺术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楷和行草书的创作,小楷作品主宗钟繇,尤用力于其《力命表》。并专心临习魏晋时期其他的小楷名作,对敦煌写经书法亦下许多苦功。多年的用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致于湖南省博物馆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彭牧原先生见到黄瑞冬的小楷书法,为之称好,说现在湖南长沙几乎没有能写出如此精到小楷的人,虽然彭老先生的话也许有为偏爱,却足也说明黄瑞冬先生小楷作品的功夫之深,能让湖南省的著名鉴定专家说出这样的话来。

  观黄瑞冬先生的小楷长卷《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近三米长,字字珠玑,堪称力作。更有近八米的小楷长卷《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多字,一泻千里,用笔精到,结体工整,有魏晋时期书法的清新厚朴气息,又有敦煌写经书法之精到,可称为艺术精品。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小楷长卷,均按照古人写经的传统格式,用上下高20厘米,宽2厘米的乌丝栏,而且每一行字数都是17个字,用麻纸写成,古朴气息沁人心肺,让人爱不释手,令人叹服!据黄先生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上自身书法令人喜爱的程度不断提高,湖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的企业家经常来电,向黄先生求购书法作品,江西老家更有不少喜欢他书法追随者。而他也很乐意向大家传播他的书法,为推动祖国的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

  心系社会,用心传灯

  随着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治策略的逐步推行,在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的背景下,黄瑞冬先生这种注重传统的青年书法家尤为可贵,他更是谈到了时下包括国展中所展现的所谓流行书风等不注重传统深表关虑,一些传统的书法理论得不到传承,正是现在这种传承人的断代,尤其是现在的年青人都只用电脑打字,甚至连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书画教师的传统理论知识也很欠缺,他都表示了他的关切。并提出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对于书法艺术的学习,黄瑞冬先生主张以传统为基础然后再突破、创新的路子。学习传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临帖,明代的董其昌说过,学书不从临古人,必堕恶道。临帖要一面临一面记,仔细揣磨范本的用笔,结构特点,将其记住,反复练习,直至既象又熟。第二阶段,还要临帖,可称意临,是要在前一阶段坚守一家真临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广泛涉猎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吸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将第一阶段所掌握的东西加以运用、表现,做到互相渗透,融汇贯通,既要象,后又不象,就是说有所发挥和创新。林散之《笔谈书法》云:学古而不泥古。临写碑帖之后要将自己的悟性和知识、文化修养熔入其中,才能赋予作品新意。唯有从优秀的传统经典中深入进去,才能脱颖而出。

  尽管现在有很多企事业单位的老板络绎不绝的在求购黄瑞冬先生的小楷长卷,可他认为还是要真正在这些传统文化发展、繁荣起来,才能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良好氛围。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