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探寻影视文化“中国梦”
“牢牢把握时代倡导的主旋律,紧扣时代脉搏。文化方向既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在左右平衡中,才能产生出正能量的光辉思想。简单来说,保持一个度,适之。”这是著名文化策划人、词作人、导演的胡适之对于文化发展方向的玄妙理解,作北京大地飞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适之一直在以坚实的步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道路,随时准备开辟出一条有思想、有深度的影视新路的他,志在把中国影视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思想 能量 影视文化发展需要“适之”
早在十年前,胡适之和他带领的大地飞歌对于文化产业就融入着传递正能量的思想,与他长期合作的艺人几乎涵盖了国内一线当红明星和艺术家,凝聚大气场,传递正能量。正如他的名字,从一开始追寻文化产业的梦想,到创办北京大地飞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时刻都在践行“适之”这一原则。无论是《吉祥》、《中国好》,用声音带给我们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感动,还是《为人民服务》以及《唱响中国》,这些由他策划创作并执导的大量优秀文艺作品,让我们聆听到内心至真至诚地对祖国的礼赞和歌唱。这些兼具视觉和听觉双重结合的完美饕餮中,大地飞歌都在扮演着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榜样角色。
胡适之说:“现在荧屏的有些影视作品,缺乏伦理准则和社会良知,其实都能误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这种产量多、精品少的文化市场乱象,需要我们深刻反思,遵循艺术规律,坚持自己原则,我们坚决不做‘地下文化’”。
其实在影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些真正经久不衰的传世经典,不是因为某些毫无营养的外部包装和宣传,而是影片内在的人性正能量持久闪耀的光辉。
因为爱好和追求,成就着胡适之的影视文化梦想;因为原则,他在发展的道路上干干净净地恪守这么多年,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应该说,胡适之始终把握主流文化价值观,从不匮乏。适之,正如他所说、所做的。
坚守 超越 传承创新突破“扎堆俗圈”
“坚守”是对创作规律的尊重,对个性的坚持;“超越”是对固有模式的突破,对崭新形式的探索;坚守与超越,对胡适之来说并不陌生。他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策划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
当谈及现在的文化产业现状时,胡适之说:“这些年来,在荧屏上展现出一些好的影视作品,有目共睹。但也出现一些效仿韩剧、婚外恋等题材作品,不难看出所反映的问题:扎堆单一,文化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有些的确没有太大教育意义”。对于这种影视文化现象,胡适之无不感慨:“效仿扎堆在娱乐选秀领域暴露得更为突出,比如《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导致很多卫视同类选秀节目一拥而上。不可否认,这类选秀确实吸引观众眼球,不过,这就像一件艺术品,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克隆和复制,很难再有艺术价值”。
随着大众的文化消费多元化,外加某些外界力量的猎奇,以及消费大众的跟风,导致某些界域内的大众文化一时间成了主流文化的“榜样”,产生一批低俗文化产品。“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需要不断地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创新。不仅要‘百花齐放’,还要‘一花独秀’。”胡适之深有感触。
坚守是坚定的自我、是静观之美;“超越”是开放的张扬、是超脱之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产业内涵,提升产品高度,把每一次的创作看成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文化产业的软实力,推动我国影视文化产业更好地走出去并走进去,开辟产业发展的新境界。
高雅 环保 尊重文化产业的规律和特性
如今的高雅文化现在处在了两难境地,一是躲在书斋里,二是避免被沙化。应当发挥文化固有的品格——哲学品格、美学品格、悲悯品格、仁爱品格等等,宣扬‘书斋文化’,让他们真正的为广大人民服务,引领文化产业新的价值导向。
当代有些影视文化产品大肆宣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欲望泛滥,有些电视剧充斥着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相互算计的“重口味”。影视文化一直是文化价值传播的重大力量,应是提升情操的高雅艺术而不是玷污心灵的肮脏垃圾。
文化道路如何“环保”?正如胡适之所说,需要业界发挥出应有的力量,积极地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发挥出文化固有的艺术品格,引领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利益,不是影视文化的首要目的。
使命 担当 孕育和传播中华文化正能量
以“我”为主,融合创新。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无需迎合西方影视宣扬的民族优越感,同时,要坚决反对和抵制贬低中华民族的媚外作品。一部电影会改变观众对一个国家的看法,故要在国际上树立中华文化正能量影视作品的地位和影响力。影视文化的输出,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更加闪耀。通过优越的影视文化,增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诚然,肩负使命,激情追求,其道路并非易之。有人这样形象地描述过:带着使命一路坚定地寻找,好似我们经过一条深不见头的地下隧道,在黑暗中紧张地摸索,感受到几乎绝望的痛苦。直到在期盼中感到光芒,看到前方浑圆的洞口投入绚烂的光彩,瞬间感受到希望和兴奋,不由得欢呼雀跃,要加快脚步,要喜上眉梢。真正的激动不单是因为你走出了黑暗,重要的是你终于找到了光明。怀揣着文化梦想,肩负着当代使命,胡适之与他的大地飞歌朝着那抹亮光,在路上砥砺前行。
当今的中国影视文化市场潜力巨大。胡适之说:“在美国,文化产业是最大的产业。在英国,早在十年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产值第二大产业,特别是日本,影视动漫产业在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绝对重要的比重,而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比重还很低。虽然之前的中国影视文化市场一度低迷,受到外来影视的巨大冲击,但随着《疯狂的石头》、《泰囧》、《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影片成功地刷新出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致力于这个领域的发掘和拓展,潜力无穷”。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更是一种创意文化产业,甚至是一种核心性创意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文化力和文化影响力。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10年翻了将近15倍,从世纪初年的8亿到2011年的130多亿,到2012年的170.73亿,最近五六年,每年的增速都超过36%,可以说世所罕见。业界预测5年后可超500亿。极大地刺激和吸引着国内外投资团体抢滩中国影视市场。
打造 凝聚 影视文化新“旗舰”扬帆起航
大地飞歌一直致力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已拍摄多部反映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视作品,阐述了对于影视的独特理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胡适之说:“做文化产业策划这么多年,我心中也有一个文化梦,就是步入到文化大繁荣的浪潮中。我国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理应要有充足的信心,我也坚信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胡适之这种自信,不仅来自于一系列产业化政策,来自于电影市场的需求刺激着电影创作的繁荣,来自于电影创作的活跃促使着电影创作的革新。更在于他打造了一批有正气、有理想、有责任、敢担当的文化新团队,凝聚了一大批从事影视艺术的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管理团队,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影视艺术家的加盟支持。培育“新秀”,凝聚“大腕”,共展羽翼,击风穿云,风正好杨帆,同创影视精品,铸造影视文化产业链,开辟影视文化新天地。
影视文化发展是长期的,产业生存就要适应传递正能量的环境,产业发展就要顺应传递宝贵精神价值的潮流。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这场宏大探索中,“超越、坚守;高雅、环保;使命、担当”,没有人可以做旁观者。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