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转A创新模式迎首单 浙能电力投资价值凸显
专家称,浙能电力作为“B股改革第一单”,开创了沪市纯B股改革新的模式,开创了B股转换新途径,浙能电力给予投资者巨大的想象空间。此前,国金证券在其报告中认为,浙能电力具有较好的安全边际和较强的投资价值。
今年2月份,浙江东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电B股”)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电力”)拟发行股票吸收合并东电B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从而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电力主业整体上市。由此,备受市场关注的首单“B转A”拉开帷幕。公告一经披露,浙能电力整体上市进程一直颇受市场关注。
鉴于东电“B转A”所承载的历史性意义,本次浙能电力于年底前登陆资本市场,不仅将成为今年“第一股”,更为B股创新改革创新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广大投资者将迎来“B股改革第一股”的投资机遇。
创新方案“一石三鸟”
东电“B转A”方案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东电B股的第一大股东浙能电力以发行股票吸收合并东电B股、并在上交所上市的方式,实现浙能电力的整体上市。因此,东电B股完成“B转A”后,原公司东电B股在资本市场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浙能电力”。所以,东电“B转A”方案是资本市场上面的一种创新。该方案堪称开创了“多赢”局面,既解决了东电B的去向问题,也实现了大股东浙能电力的整体上市,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该方案的成功实施,对于纯B股公司来说具有极大的示范意义。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转A”后,在某种意义上,大股东完成‘借壳’上市,融资能力、资本运作、股权优化等各项工作都将受益,未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加良好。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承诺,若浙能电力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之日起3个交易日内任一交易日的A股股票收盘价低于5.53元,将投入累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资金进行增持。此前,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大股东增持承诺有助于股价稳定。
本次重组B股工作完成后,浙能电力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控股能源类上市公司之一。实现了浙能集团电力主业资产整体上市,达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也照顾了东电B原有投资者的利益,同时本次创新方案的成功实施,也为下一阶段更多B股公司“B转A”树立了一个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典范。
B股首单迎来投资机会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士分析认为,浙能电力流通股6亿股,流通市值30亿,流通盘适中,A股较B股也有流动性溢价,同时也有一定的打新收益。作为B股改革第一单,本身就属于新生事物,承载着被炒作的可能性。
除大股东真金白银15亿元增持无风险之外,浙能集团的承诺函也提及,浙能电力上市后以最近一期末的盈利为基础,向全体股东分配该期间可供分配利益的比例不低于30%,同时,以本次合并完成后浙能电力总股本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对于此次利润分配以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提议承诺,有市场研究人士分析认为,重组主导方在向外界传递浙能电力上市后的市场想象空间,促使增加投资者对浙能电力股票的信心。
同时,浙能电力的换股吸并方案也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进力。目前,浙能电力因换股吸收合并涉及的现金选择权和A股、B股证券账户关联关系申报已实施完成,换股股东持有的东电B股股份已按照1:0.886的换股比例转换为浙能电力股份。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换股吸并东电B股后的的浙能电力资产优质,且核电权益装机规模大,其上市后将成为沪深两市核电第一股,转股后其净利润大幅增长。
随着浙能电力新机组建成投产,单机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提高,每千万装机盈利水平将得以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浙能电力积极布局核电,优化发电结构。浙能电力参股了一批效益好,技术先进的核电企业,主要包括秦山联营、秦山第三核电等,保证了浙能电力进一步优化发电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作为浙能集团电力主业资产整体运营平台,具备显著规模优势和主营业务竞争优势的浙能电力,面对着电力行业全面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投资价值空间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