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差旅管理需求多样化
经济贸易必然需要人员往来,出差自然就成了企业的工作常态。据统计,差旅成本已成为企业运营中次于人力成本的第二大可控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委托专业差旅公司提供相关服务,以期提升商务旅行管理水平与资源整合能力,节省差旅成本。
但中国的差旅管理市场的情况并不理想,中国的差旅管理公司(TMC)并不多,除了HoggRobinson(HRG)、American Express(AmEx)、Brightour(U8trip)、BCD等寥寥数家差旅服务商成为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TBA)的正式会员,仅有少数的中国差旅服务商加入此协会;另外,在华企业利用差旅管理公司管理旅游服务的数量不足20%,国内私营企业仅5%,且不论国营企业,市场利用率之低由此可见。究竟为什么在差旅市场如此广阔的中国,未激起差旅管理的繁荣?中国的差旅管理路在何方?
TMC发展要越过的两道坎,不外乎是企业认可度低和现金垫款压力巨大。
由于企业内部机制以及差旅管理习惯,中国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有树立起差旅管理的观念,绝大多数企业习惯于依靠行政人员来办理差旅,自己订酒店、买票、报销,事事亲历亲为;并且,企业希望物美价廉,却不相信TMC能够真正为他们省钱又提供优质服务。
不过,对于这一点可以持乐观态度,“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衡量自己管理和引入TMC哪种更经济”,到那时,TMC的优势自会显现。
差旅管理在中国毕竟还是外来的僧。国外TMC公司的盈利基于对全球采购的大型企业收取相对固定的服务费,双方也可以约定从差旅节省(即差旅预算和实际费用的差额)中提取的一定比例(例如10-20%)作为TMC公司的收入。在服务费模式下,TMC公司收费非常透明,杜绝了其他采购渠道存在的价格混乱问题,减少了其中的灰色收入,较容易取得企业的信赖。此外,国外差旅管理行业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前五名基本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全球前四大差旅管理公司,国际差旅管理公司如AmEx,Carlson Wagonlit Travel(CWT),HRG和BCD Travel四者合计占全球商旅市场近17%的份额,在发达国家市场占比能达到50%以上。
这就意味着庞大的交易需求所收取的服务费用就能维持国外大型TMC的发展。
然而国内中小企业的差旅支出金额不足够大,TMC收取的服务费根本不足以支撑其运作,要念好中国市场的“经”就需要TMC深入了解国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特征。中国商旅管理市场需要个性化的,全国采购的,适合中国业务的差旅管理,需要通过专业的差旅管理公司和第三方支付金融机构(快钱、支付宝)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积累经验较多的大型TMC——北京汉旗、上海U8商旅、深圳腾邦国际等已经做出了表率,如U8商旅就提出了“量身定做”的管理制度,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
而现金垫款的问题就不是时间可以解决的。目前90%以上的企业要求月结款,即TMC先要垫付所服务企业的出差费用,然后在下一个月结账。这对于周转资金不足的TMC而言是风险极大的。
对此,引入金融机构担当第三方想必是最佳方案。
目前,差旅公司很好地解决了如今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商旅开支不明的困境。TMC垫付机票并提供清晰的账目等服务,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流转及差旅费用透明化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而待金融机构推出对应的保理业务后将更进一步优化三方的合作。
中小企业、差旅管理公司和金融机构,三方一起努力,才是CBTA发展的出路。
或许随着社会的数字化,借助新媒体的差旅管理模式会孕育而生。差旅服务将趋于简化趋于日常化,进一步方便企业的商旅需求。无需繁复的书面确认合作交易,你只需在微信或是QQ上发一条你的差旅行程消息,TMC就能实时拟定最佳方案,提供你高质优惠的商旅服务。
中国式差旅管理之路荆棘虽有,但光明可见,相信这一新兴产业将呈繁荣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