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财经 > 正文
财经

人人贷:让民间借贷阳光化

2013-12-02 10:08:39  来源:

  时至今日,人人贷等P2P行业的知名企业已经将民间借贷带向一个更加阳光的方向,让贷款人和借贷人在一个平台上自由选择搭配,人人贷在提供一种新的金融服务,也在重塑民间借贷的规则。

  因为没有抵押,一些刚通过P2P互联网信贷投资的理财者最担心钱借出去后会打水漂,而很多人正是因为可以投最低50元而敢于尝试。在胆子大了以后,手里有余钱的人们会变得更大方,一出手便是千元以上。在这里,他们可以博取10%24%的年利率——这比银行高多了,甚至高于股市。有些专业的投资经理,已经在这些P2P平台上投资上百万的资金。

  P2P互联网贷款就是没有财产抵押的银行吗?

  民间借贷还没有披上互联网的外衣以前,一直被人们称为灰色领域,温州的民间借贷崩盘事件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人人贷公司创始人张适时也成长在一个民间融资发达的地方——福建,当地的商业氛围让灰色借贷有天然的土壤。几乎所有人都在参与这样的民间融资。凑点钱去开公司,这太正常了。张适时说,很多时候,并不是有人专门要去放高利贷,而在于创业者有这样的需求,而且体量巨大。

  P2P信贷,正是把潜伏着的民间借贷搬到互联网上。人人贷公司另一创始人李欣贺说:民间借贷的出现,正是因为金融服务的缺失。我们把这件事整合起来,再提到地面上来,让这件事变得有规则,更阳光。有一部分灰色的民间借贷已经被我们取代,但对于大金额以及重抵押的民间贷款,短期内还不能替代。

  2011823日被定义为人人贷成立以来最困难的一天,它的风险来自政策层面。

  张适时、李欣贺、杨一夫三人的合作始于2009年某个下午的咖啡局。在憧憬了公司的未来以后,三人在星巴克约定了分工、原则以及处理矛盾的方式。此后,周末在星巴克进行三人聚会,便成为这三个创始合伙人的惯例。20105月,人人贷公司以初始注资100万在北京成立,当时公司只有四个人,三个老板和一个财务。那时,纯信用无抵押小额贷款,只有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和渣打银行的现贷派在几个城市试点,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P2P信贷。一般人对民间借贷都抱有不敢轻碰的芥蒂。

  三人也是抱着闯一把的心态,李欣贺说:也有可能干一年就不行了,但当时我们一个很明确的共识是:这个事是值得干的。杨一夫说:这个行业在国外无非是锦上添花的事,他们的个人信用贷款很发达,只是用互联网技术来降低成本;在中国却是雪中送炭的事,弥补了市场上的空白。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初期,负责对外合作的李欣贺受到的冷眼最多:有些人觉得这公司太小,他们对这个模式也有质疑,因为没有听过。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的时候,每一次都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解释。

  在创业一年后的2011年,一条新闻让三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公司的前途。823日一早,张适时起床后打开手机,手机报头条让他提高了警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称P2P互联网信贷存在大量潜在风险。张适时很快便收到亲戚、朋友们发来的问候,甚至有人劝他重新考虑这个行业的创业价值。李欣贺也接到很多媒体的电话:有朋友问我们公司是不是出事了。这一天,员工们议论纷纷,客服们接到很多奇怪的电话,各种老大妈打电话来问:什么是人人贷?

  银监会的通知源于一个月之前,一家名为哈哈贷的P2P信贷网站关闭,其实和人人贷这家公司没有关系。银监会只是用人人贷来指代P2P信贷这个行业。当时,三人纠结了:这个行业会有政策风险吗?一年多的心血投入会被一纸公文葬送吗?两年后,三位合伙人把这一天定为创业三年中最困难的一天。但现在看起来,坏事也有好的一面,银监会以人人贷这个名字作为整个行业的代名词,免费帮我们做了一次宣传

  今天,当我们通过互联网技术向陌生人投资时,如何识别那些不讲信用的人?

  金融业的每一个风险都是有血有肉的。2011年年初,人人贷上线半年出现5笔坏账,每笔5000元到10000元。于是,身材最高大的杨一夫带队前往上海实地催收。经过蹲点、查电话、装可怜等各种侦探式的行径,杨一夫发现,追回的欠款还没有团队路上的花费多。他得出结论:风险控制体系要全程监控,包括完善风险准备金、培育客户群、重点信息核实、借款人跟踪以及催收流程等。

(21CN)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