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财经 > 正文
财经

人人贷普惠金融的实践者

2013-11-20 17:11:30  来源:

  三中全会明确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普惠金融金融发展。作为普惠金融的创新先驱,人人贷自上线至今已有三年时间,自身研究能力、风控水平、数据挖掘方法的不断成熟和提高,更多的小微企业主、工薪族以及网商等等被传统银行拒之门外的人群,实实在在享受了P2P借贷模式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的生活。人人贷贷款模式演进过程中,人人贷与友信合作推出的实地认证标产品更是成为人人贷近期发展的重要支柱,也饱受争议,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P2P模式,并非易事。

  人人贷三年脚步

  人人贷发展的三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半年的时间里,人人贷更多的是学习国外模式并积极熟悉中国市场、积累对市场和行业的理解、摸索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人贷逐渐确立了短期战略中的发展重点和长期的发展方向,并开始向着这些目标进行探索和布局。第三年,则是人人贷短期发展战略中理想模式初现、远期目标进一步明确的一年。

  在讨论人人贷贷款模式的演进以及实地认证标产品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成熟的信贷市场上p2p借贷服务机构所扮演的角色和提供服务的对象。我们不妨以p2p借贷服务行业出现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美国市场为例。

  美国市场上主要的p2p借贷服务机构是较早成立的Prosper,以及成立时间稍晚但以更快的发展速度对Prosper形成赶超的Lending Club。两家平台通过网络接受借款客户的借款请求,并在得到用户授权后从Experian、Trans Union和Equifax三大征信局以及部分消费信贷服务公司获取用户的信用数据和信用分数,并将高于某个分数线(特指FICO个人信用分数,此分数的评价体系已被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广泛认可,是美国通行的对个人信用进行评价的分数)的借款人的借款请求放置于平台上进行筹资。

  在成立伊始,Prosper曾试图服务信用贷款市场上的几乎所有客户。直到2009年年中,Prosper平台借款的门槛只有520分(指三大征信局提供的客户的FICO信用分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信用分数只要高于520分就可以向Prosper提出申请,并通过平台进行贷款。而520分在美国的信用评价体系中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我们对这个分数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银行不可能获得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Prosper在最初的几年里,平台上贷款的违约率一度接近20%,即使拥有相对灵活的风险定价机制也并不能保证多数投资人都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正收益。而较晚成立的Lending Club则吸取了Prosper的经验,自一开始就将贷款申请的门槛设定在了660分。随后,Prosper也逐步将贷款门槛提高至640分。至此,美国p2p借贷服务机构已经将服务对象明确对准了信用贷款市场金字塔中上段以及金字塔顶的客户。而一系列的违约数据也说明,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信用体系非常完善的市场,通过纯远程的方式管理信用等级较低的用户也是不可行的。

  简单给大家介绍了美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贷款产品演进后,我们不妨来看看贷款服务机构的客户选择逻辑是什么。首先,我们来想象一下理想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家借贷服务机构,如果我们足够贪心,一定会想要一些容易审核、风险极低又愿意承担较高贷款成本的客户。当然,绝对理想的客户是极少存在的,在设计产品时我们不得不在客户的理想特征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美国同行的做法无疑是将目标客群对准了标准化程度高、审核成本低(得益于美国发达的个人征信体系);风险较小;但可承受费率较低的这群客户。这样平台可以给出借用户以很低的成本提供风险较小,收益也随之较低的投资项目。

  看完美国的情况,我们再回到中国,看一看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现状。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信贷市场的一些基础设施情况以及市场特点。由于中国的征信体系建设比美国落后了接近两百年的时间,目前中国并没有针对个人用户的以提供完整客户信用数据及信用分数为盈利手段的具备公信力的征信公司。事实上,在中国,部分重要信用数据甚至是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商业化,而且没有一套通行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将用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更加标准化的表述。此外,各种有效信息来源之间的通道并不通畅,信息碎片化程度非常严重,通过远程进行信用信息的收集十分困难。另外,由于国民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风险偏好以及中国特有的银行业由国家提供背书等特点,在中国p2p借贷平台进行贷款的成本显著的高于美国,更不用提传统金融机构了。所以,在提高客户的标准化程度以及从传统金融机构争夺风险极低的优质客户方面入手似乎都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基于以上情况,p2p借贷服务在中国选择类似美国的发展路径是行不通的。这一结论的达成意味着人人贷必须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在经历了最初效果并不理想的模仿之后人人贷迈出了主动寻求出路的第一步。

  人人贷的创新之路

  在梳理贷款产品的过程中,人人贷逐渐意识到这样一批用户的存在。即,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进行覆盖、融资渠道相对匮乏、愿意承担较高贷款成本、风险并不是最低的一类客户。这类客户借款往往用于突发事件,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借款金额并不大;相较借款成本这类人人贷客户更加在意借款的效率与每月须还款数额是否可以承受;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或小生意;易于进行贷后管理。基于这些特征,如果一款产品可以利用较高的收费覆盖并不十分低的风险与较高的审核及贷后管理成本,那么这个产品将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与我们国情更加接近的其他市场会发现亚洲多数经济发达地区都具有相当成规模的专注于这个细分领域的个人金融服务机构。

  这类客群普遍存在于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以及几乎所有行业中,所以不管从地域上还是行业上都具有极强的个体分散性。加之每个客户的借款金额又相对很小,整个资产的抗市场风险及周期性风险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虽然这类客户具有上述优点,但是通过远程手段向这类客户进行销售、审核及贷后管理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具备很强的可行性,中国的信息碎片化程度及个人信用市场的底层设施让这一可能进一步降低。来自Prosper的经验更是证明即使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一支训练有素的地面部队对于开发和管理这类客户都是有很强必要性的。

  当然,庞大的业务队伍无疑会增加人人贷体系下这类的贷款产品的成本,但是在个人金融服务非常匮乏的中国,我们首先应解决的是信用贷款的可获得性,其次才是资金成本问题。我们相信随着整个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机构风控能力的逐渐提高以及操作流程的日益完善,优秀的机构一定会不断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和坏账成本并引领利率逐渐下行,最终为这类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的融资服务。达成最终理想状态的前提自然是先要有机构可以安全、有效的进入这类客户所在的市场,并开始积累数据。

  与友信合作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基于以上原因,为达到服务这类客户的目的,人人贷团队吸收了部分行业精英,在2011年组建了友信公司,以便更加专注地对这类客户所在市场进行探索、挖掘与经验积累。经历了一年多的发展,友信建立了完善的后线管理平台、业务人员培训体系、风险规避机制和业内领先的线上业务系统,人人贷与友信进一步打通业务流程形成更深层次合作的条件日益成熟。2012年,人人贷与友信达成了深度合作,利用友信遍布全国的门店协助人人贷拓展这类客群,并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至此,人人贷针对该特定客群的O2O信贷服务模式初见雏形,人人贷短期战略中的重要产品线初步建立并步入正轨。

  人人贷的长期目标是为中国的所有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个人金融服务。而更好的金融服务意味着快捷、高效、成本低廉。这些目标的达成从长期看并不能仅仅依靠信贷员、审核员的个人经验,而是要更多的依靠数据和模型。集中审核更加有利于数据积累,而数据的量越大作用越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金融消费者众多的美国市场上集中审核的方式更加流行,而市场规模较小的欧洲国家,以信贷员为核心的信贷技术被更加普遍的使用。作为人口众多、需求旺盛的市场,中国未来在信贷领域所积累的数据一定不会比美国少,甚至会大大多过美国。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贷和友信的合作产品在使用大量的信贷服务人员的同时并没有采用德国ipc或是法国沛丰集团的以信贷员为核心的小额信贷技术,而是采用了更加接近富国银行的“前端销售+集中审核”的方式。

  美国信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征信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三大征信局下属的分支机构和合作机构遍布全美,有数千家之多。而友信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在信用信息和审核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美国数量众多征信机构。我们坚信未来专注于积累中国市场上体量庞大的信用数据并能很好的利用这些数据的机构中一定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司。友信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正是人人贷收集这些数据的起点和重要手段之一。

  以上便是人人贷重要产品——“实地认证标”出现的背景与逻辑。在利用友信的网络开发特定市场积累信贷数据的同时,人人贷也在努力尝试各种其它方式进行信贷数据的收集与积累。

  未来,人人贷会继续多渠道拓展数据收集的方式,以风险控制为基础,以数据积累为核心,立求为中国的金融消费者带来越来越好个人金融服务。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