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财经 > 正文
财经

中国制造之美启示录(下):工业设计需以市场为导向

2013-11-08 10:24:02  来源: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是曾经充斥市场的山寨产品还是扬名海外的Made in china?你了解真正的中国制造么?“中国制造之美”——这场由中国制造网、南方周末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发起,旨在发现和弘扬中国制造的工业设计评选,将带领读者一起,走进一批屡屡斩获国际设计大奖的中国企业,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为您呈现前进和变革中的中国制造。

  1、做外贸,更应注重工业设计

  20123月,中电照明收到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组委会发来的获奖通知,中电照明报名参赛的3个系列7个型号的LED照明产品全部获得“2012年度红点设计大奖

  很难想象,他们差一点儿就与红点无缘。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照明生产企业,中电照明从成立之初的可调光电子节能灯,到办公照明系统、商业照明解决方案,再到半导体照明产品的研发应用,一步步成长为一家注册资本达9000万元、近三年累计销售额达20亿元的专业照明实体。从成立之初,公司便开始筹备建立研发中心。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公司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的新产品,90%都是自主研发产品。

  但是,用中电照明研发中心主任宋金地的话说:我们之前都是在闷头做设计,每年都有大批的新产品面世,却从没有人关注过这个那个的大赛。大家都没有那种意识。

  转机出现在2011年。当时有位德国客户前来公司参观,他对于这些新颖的产品非常喜爱,在惊讶于其声名不显之后,马上就强烈的建议中电照明去参加红点奖,因为这很有用,你们一定能成功

  老外的提议让公司动了心,原来外国人都认这个,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就拿了当时正在做的几件新产品去参赛了。结果出人意料的好,报名的LED照明产品全部获奖,这样的经历让中电照明更加坚持走技术主导市场的发展道路。

  在中电照明,每周都会定期召开头脑风暴会,工程师会带着最新的产品来给大家提意见。前不久的风暴会上,老总就发话了,他说咱们工程师为啥不能搞点零售的,每次新品都得用大箱子带过来,搞得跟批发似的!”宋金地笑道,我们研发工程师每次开会都会拿出一堆新产品,可不就像是搞批发么。

  如此大力的研发投入和不断创新求变的研发态度,造就了中电照明千余件自主研发产品与近400项国内外专利,也造就了中电照明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口碑。

  在记者采访时,中电照明正在准备参加新一届的红点奖,对于这样一个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想更好的树立国际品牌,那么红点等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奖因为其在海外民众中的高认知度,就变得尤为重要。宋金地说道:我们的产品95%都是面向国际市场,获得红点奖对中电照明而言,是一种肯定和推荐,对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成熟,我们可以毫不怀疑的认定,总有一天国内消费者也会对国际乃至国内的著名设计奖项,产生较为强烈的心理认知:有这些奖项标志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2、机械,也可以有设计

  说起机械产品,不少人都会发出疑问:这种产品哪里会用得着设计和美感呢?”,他们认为机械就是笨重、粗犷的代名词。这种看法已经out了,谁说机械行业不需要设计?

  在杭州中力电动叉车的总经理何金辉看来,机械产品需要用设计来改变给人留下的笨重印象,这就要求设计者弄懂机械产品的规则,最主要在于设计时要学会做减法

  何为做减法”?就是在了解机械产品的基础上,剪掉一切多余的零部件,让产品尽量简洁。这样不但能够减少材料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也降低了产品的维修成本。

  从事机械设计出身的何金辉,曾经在杭州叉车厂工作过,有着几十年的专业经验。他对于机械产品的精确把握,让他能够熟练运用规则,将产品有序平衡地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达到美观的目的。

  “‘铁臂小金刚是一款由我们研发团队耗时三年,历经几十次反复测试研发才最终成型量产的产品。何金辉介绍道。

  也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这款产品首次参赛,便一举夺得了2012德国红点奖的殊荣。这也是中国叉车业首次获得此殊荣。

  在谈到为何要设计这款产品时,何金辉提到是受到当年参加国外展会时的触动。他发现国内大部分产品,都是参考了日系、欧系、美系的搬运车。这让他强烈地希望推出一种全新的产品,让业内同行,尤其是国外的同行刮目相看,原来中国企业也是可以做出这样原创而且美观的产品来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何金辉带领着团队开始了铁臂小金刚的设计。

  因为希望将产品的材料成本降低一些,团队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使用电动车常用的电机做这款搬运车的动力。这样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同行的一致否定,他们认为行业内从未做过这样的尝试,这是不切实际的。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它具有耗电少、效率高等优点,大大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

  经过10代样品的陆续淘汰,最终产品面世了。

  别看它体格儿不大,却能承载1.5吨的货物,续航运行45个小时,所以我给它取了个铁臂小金刚的名儿。何金辉笑道。这台充满设计感的叉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它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公司总销售额的30%

  2008年,中力电动叉车买下了一家有着50年历史的美国物流搬运设备工厂。这家美国厂可以说是工业设计之于机械设备产品的反面教材——因为连续十多年没有新产品推出,这家厂濒临倒闭。好在中力收购之后,迅速让它恢复活力,并藉由此打入了十分封闭的美国市场。

  如今,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亚马逊都成为了中力的客户,2012年,中力更是凭借铁臂小金刚成为了沃尔玛的供应商,沃尔玛之所以把一国际顶级品牌换成我们品牌,只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是市场上面没有的,而且设计够新颖、够实用。

  所以,你看,机械行业真的很需要优秀的设计。

  3、光合作不够,要深入合作

  1995年,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年,他们便邀请知名设计师为公司设计了第一款血压计产品。那次花了5万元。

  这笔钱在当时而言很昂贵。但九安的技术总监王任大博士现在谈到这5万元时,依然觉得很值:那时这个产品拿出来,确实是业界从没见过的,让人一眼见到就温暖,没有传统器械的冰冷

  从此,九安就一直与设计公司保持着十分深入的合作,现在的合作者A公司(出于保密需求,隐去了该公司名称)已经与九安合作了十年,而双方设计出来的产品,也在近年来获得了数量众多的国际奖项。王任大认为企业必须重视设计,尤其是与人的互动越紧密的行业,工业设计对于其的用处就会越大。九安所认知的工业设计,主要就是解决人与机器的交互关系问题,这种人机关系,在这个时代绝不应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而是要上升到使用情感上去。

  那么九安为何不完全建立和依靠一支自己的设计团队呢?王任大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可能都不适合大规模建立自己的设计团队,因为在他看来,在强调制造的传统企业环境下,缺少优秀设计师的成长土壤,所以我们必须寻求外部合作

  合作的重点,则在于如何让合作机构快速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产品,王任大最自豪的就是九安具备的跟外部设计公司深入沟通和消化的能力,这是我们获那么多奖的重要原因

  这种沟通,加上充足的时间(十年的合作关系,这种案例在国内并不多见),已经让A公司完全吃透了九安的产品和设计意图,比如在设计BG5血糖仪时就充分体现了九安直觉化使用的要求。A公司的马姓设计师说:他们需要一个完全不同于市场现有产品的血糖仪,但不是搞怪,不是炫耀,而是可以凭借用户直觉就可以使用的产品。如何不同?设计师们认为它不应该是一个冰冷的设备,不能站在技术开发可行性角度设计这个产品,应该站在用户角度去设计这个产品。

  听上去很不错,但难免让人有所疑问:如果技术开发的可行性与用户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办?王任大用BP5臂式电子血压计的例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当时设计师提出了三个主要的设计,一是缩小体积便于佩戴,二是降低噪音,三是采用上气测量法缩短血压检测的时间——这对于当时的九安研发人员而言很困难,但王任大在判断了技术可行性之后,仍然按照设计要求下达了研发的命令,最终耗时一年半,这款产品才得以面世。当然最后的结果也让人鼓舞,BP5一举斩获了2012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王任大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意识的把工程人员排除在产品最初的创意设计阶段,决不对其进行干扰,而是否具有研发可能性,均由王任大判断。当然应该注意到,王任大负责包括研发和设计在内的所有工作,他有权这样分配公司的资源。

  这样,就避免了研发部门在方案之初就提出反对意见的内耗。事实证明,在由一个对技术和设计都有较深了解的人员把控下,这样的模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设计的效率。马设计师也表示,九安是他们见过的研发能力最强、反应速度最快的企业,这让设计者们的好点子、好创意,都可以最快速、最全面的得到实现。排除了干扰,无疑让双方的合作变得更加深入。

  4、市场是设计的首要根据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曾于1996年提出过数字化生存的理念,为人们描述出一幅数字化时代生活的美好蓝图,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与突破,数字化生存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就拿令人望而生畏的监视摄像机来讲,谁曾想到,有一天会被用来照顾独居家中的老人和小孩,甚至帮助宠物店主24小时照看宠物?这一切,只需一台网络摄像机连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就可以做到。

  原来,监控摄像机也可以是温馨可靠的存在。

  这也正是海康威视市场重心转移后的主营产品:民用摄像机。

  作为安防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的发展时间并不算太长,短短十余年,便已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看看他们每年投入多少研发资金吧——年销售额的7%以上!

  在海康威视的行业总监刘毅眼里,企业的竞争力从来都不是源自市场规模或者产品价格,而是源自技术的积累与沉淀。安防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不仅为现在的产品做研发,更要做未来产品的规划。所以,大量的研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路面监控、公交车内、各大银行网点、奥运会、全运会场馆中,随处可以见到海康威视的影子。

  不过,现在的海康威视逐渐将重心转向了民用市场。

  市场不同了,产品设计自然也要变化。如果不能及时的根据不同市场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后果是严重的。

  谈到这一点,设计工程师应亮和产品经理李文军两人颇有感慨。因为此前几乎未曾做过面向民用市场的摄像机,导致二人刚接到设计任务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在逐渐厘清民用市场的用户需求后,产品设计很快迈向了正轨。

  第一步,简化安装步骤。道路监控等摄像机的安装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专业施工队进行现场操作。而民用摄像机若是做成这样,还有谁愿意买呢?所以简化摄像机的安装步骤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产品的参数设置、使用方法也不能太复杂。最好能像路由器那样,稍微有些电脑基础的人,看着说明书就能弄明白如何操作。李文军如是说。

  最后一点,就是产品的外观。行业应用的摄像机主要起到威慑、监控的作用,所以一般都采用全黑外壳,而且摄像头都很大,让人觉得它无孔不入。但是民用摄像机,尤其是家庭使用时,就必须突出它的另一大功能:保护。所以,应亮在设计产品外观时,特意将它做得更加圆润可爱,让人觉得很有亲和力。

  最终产品设计定稿之时,大家看着设计图稿,纷纷说道:这不就是熊猫么!于是“Panda”摄像机诞生了。

  “Panda”网络摄像机可以说是海康威视转战民用市场的一款样板式产品。据刘毅介绍,“Panda”主要面向家庭和中小商户,产品性能优越且返修率低,自上市以来,颇受用户欢迎。这款产品可爱、小巧的外观,让它无论在怎样的场所中都显得十分和谐。

  “2013中国制造之美入围作品已上线(http://bmic.org.cn/),公众在线投票系统已开启,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中国制造,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吧!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