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财经 > 正文
财经

鸿茅的酒剂文化与中国酒文化一脉相承

2013-09-29 18:56:41  来源:

  随着鸿茅药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喜爱,药酒文化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实际上,读懂了药酒文化,就不难理解几百年来鸿茅药酒香飘华夏的历史传奇。

  那么,药酒究竟是什么?药酒是中药八大传统剂型之一,它是将具有治疗和滋补性质的各种中药材和食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在白酒、黄酒或米酒中而制成的中药方剂,又名酒剂。药酒用于治病、养生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繁体字从,酉实际上指的就是酒。《黄帝内经》的汤液醪醴论说: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所谓汤液即今天的汤煎剂,而醪醴指的就是药酒,这就说明古人对用酒类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视的。

  针对不同用途、经过适当的比例配伍,把酒和药结合在一起,形成药酒,相传为医祖扁鹊在春秋战国时期所创。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认识到酒性热,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等作用,既可以直接用酒当,亦可将一些药物用酒渍以酒为使,这就使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赞药酒曰:天之美禄也。用酒制药,中药的各种成分都能充分溶解出来;并且能借助酒的宣行药势、引药归经之力,使药效达到极致,当属传统中成药制剂中最完美的剂型。扁鹊、李时珍等古代名医大家在学术和实践中,均实现了酒和中药材的完美结合。可见,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的确到了炉火炖青的地步。自从世间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我们的老祖宗在不同的时空里,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曹操《壮歌行》中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成为世代流传的酒幌子,多少英雄好汉、文人学子,喜怒哀乐,均以酒为介。于是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文坛奇闻,景阳冈武松豪饮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侠义肝胆,戍边将士醉卧沙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刘姥姥不胜酒力酣睡怡红院的笑谈等等,这些与酒相关的话题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从一开始,酒与防病治病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上文提到的繁体字从”(即酒)而生、以酉为伍,可以推解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这些汁可以驱除和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从中医的角度看,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历代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调药,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实际上,酒的确是一种最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清代山西名医王吉天,行医走西口到达内蒙凉城,发现当地名泉酿造出来的名叫鸿茅的酒与众不同,是上等的配制药酒的基酒,加上此地天然中药材极其丰富,品质优良。因此,名医、名酒、名药形成的天地人合一条件,促成了一代名酒——鸿茅药酒的诞生及辉煌传承,这也正是鸿茅药酒历经几百而不减其魅力的原因所在。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