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在“大天鹅故乡”开幕
(联合电讯/河南)--把苹果树栽在城市的家里、办公室,不进地里就能吃到新鲜采摘的苹果,这样“洋气”的事你敢相信吗?24日,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在“大天鹅故乡”——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记者在展会上就看到了这样的新鲜事。
据三门峡市嘉禾农业生态科技公司的人员介绍,这种种在家里、办公室的苹果树名叫“苹果盆景”。苹果盆景树体矮小,树姿优美,不仅可以结出甘甜爽口的苹果,还可以作为观赏装饰之用,而其养护方法与其他盆景一样简单。
除了这些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我国传统的民间特色商品也是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的一大主角。
今年60多岁的山西芮城县老人张雅婷是传统布扎制作的民间艺术大师,她的展台前摆满了手工制作、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双龙戏珠、双头狮子等布扎小玩意。“全是手工的,一个人一天只能扎一个,还上过世界妇女大会的表演舞台呢!”张雅婷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特色传统产品的制作这些年遭遇了不小的困难,现在她的作坊里只有10几个大龄妇女,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在家门口的举办或许能给她们带来希望。
记者在偌大的展会上看到,除了布扎,北京的二锅头、灵宝的苹果、宁夏的牛肉干等特色商品也都悉数登场。而不少来自国外的特色产品更是让国内外的采购商和群众驻足观看。
一位从缅甸赶来的玉器商,不时用蹩脚的普通话向过往的商客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位玉器商告诉记者,来中国做生意八年,这是第一次到中国的北方来,当地对特色商品的热情让他觉得“很有意思”。会展上还有一些压根就不懂汉语的展商,看着熙熙攘攘的客商,很是着急,一边微笑着发传单,一边只能把价格摁在计算器上给客商看。
而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介绍,未来五天的会期内,一共将有来自国内外的1100多家厂商、上万种特色商品和300多家采购商洽谈合作,共商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
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由商务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河南省共同支持、中国商业联合会、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单位共同举办。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苏社认为,今年5月,全国唯一的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在此举办,不仅是示范区内的三省四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临汾市和运城市、陕西渭南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机遇,更是中国特色产业繁荣昌盛的机遇。
据了解,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以“振兴民族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为主题,除特色商品展销外,主办单位还决定在三门峡市打造一个150万平方米、投资50亿元的中国特色商品城,作为展会的永久性商贸平台。
此外,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论坛、特色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以及庆祝“十八大”红色经典书画展、纪念两当兵变80周年等大小近20余项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