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谈通信网优:优化深入到毛细管道
(联合电讯/广东)--7月30日上午消息,中兴通讯(微博)网优技术总工程师尹建华表示,在网络优化方面,中兴通讯提出了“毛细管道”的概念,针对用户的上网过程的每一次连接进行深入分析,着重分析用户行为帮助运营商提高收益。
尹建华表示,在3G多业务时代,运营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网络资源与用户感知的失衡。
他认为,“目前数据业务的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运营商的资费一直持续的下降,为了应对数据业务的需求的快速增长,运营商又不得不增加对网络建设的投资,这面临投入和产出比较尴尬的局面。”
对于这样的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也表示,运营商的3G网络已经进入成熟期,3G网络发展重点是优化,应该在继续扩大3G网络覆盖广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网络深度覆盖。
“努力提高3G网络的用户感知度,在原有以网络指标为依据的网络评价方法基础上,注重建立以用户感知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张峰说。
尹建华说, 基于运营商提出的“流量经营”的理念,中兴通讯提出“毛细管道”的概念。在用户和业务这两个维度之间,重点关注业务模型和用户行为分析。
“我们可以做到对每个用户每一次上网过程中的每一次连接进行深入分析。一个用户上网浏览一个网页,可能会同时并发十多个链接,我们会对每一个性能指标进行统计。在从粗管道到细管道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流经管道的业务打上多种特定的标签,基于这些细化标签有针对性地对管道进行多角度透视。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面向用户感知的业务质量评估体系。”尹建华这样解释“毛细管道”。
在业务运营综合优化与管控方面,尹建华表示,通过对业务模型分析和业务资源的使用特征分析,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无线资源配置。
“比如一些小流量业务,可以针对它的一些特性进行相应的无线参数的优化设置。尽量地降低小流量业务对网络的信令通道造成的冲击,用较少的无线资源投入,提升小流量业务用户感知。”尹建华说。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兴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全球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1985年,中兴通讯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中兴通讯作为中国内地首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2007年,根据香港会计准则,中兴通讯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40亿元,其中,国际收入达57.8%。同时,凭借优异的全球业绩,中兴通讯2007年跻身美国《商业周刊》“中国十大重要海外上市公司”,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网 址:http://www.zte.com.cn/main/index.shtml?catalogId=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