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是北京文化地标
(联合电讯/北京)--今天让我们举杯吧,祝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60周年诞辰。“人艺”是北京文化地标,剧院是城市精神殿堂。我们为“人艺”庆生,就是为我们所看重的精神生活加冕。
回望人类历史,戏剧与城市挽手同行,古希腊雅典露天剧场可以作证,大约与孔子同时代的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为穷苦公民发放观剧津贴传为佳话。伯里克利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而戏剧是雅典的乳母,人文精神的乳母。在这位执政者看来,看戏是提升公民素质的捷径:“我们之中的每个人都要具备完美的素质,都要有最优雅的言行举止,不参与国事乃平庸之辈,要把祖国日益壮大的景象系在心上,并为之着迷……”
不能想象,没有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伦敦会是怎样的首府;也不能想象,没有林肯中心的纽约会是怎样的城市;同样不能想象,没有莫斯科皇家芭蕾舞剧院的莫斯科会是怎样的都城……戏剧,在人们的生活中绝不是可有可无,正像人们的观念、思想、见解、行为绝不是没有是非曲直。戏剧,在强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人性意识和真理意识等诸多方面,对广大观众而言大有裨益。一个莎士比亚的教化作用,胜过千百个勤奋、操劳的法官。
建都800年的北京,同样拥有戏剧传统。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据传说是大都人(即北京人),而他的剧作《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曾在都城火热上演是确凿无疑。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亦留余响于京城,一本《闲情偶记》堪称中国戏剧理论经典著述。更有清代兴起、被誉为“国粹”的京剧传唱不衰,传达朴素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话剧虽属舶来之物,却未曾在古都水土不服,反倒是“人艺”集天时、地利、人和之因素,仅一个甲子,便将作品彪炳于世,名声远播宇内。
相信许多看过“人艺”演出的《茶馆》的人,不仅爱上了剧中人“王掌柜”,还爱上了剧作家老舍,爱上了导演焦菊隐,爱上了主演于是之,更爱上了美好无比的话剧。何止《茶馆》,更有第一任院长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让观众的人生因为这些观剧体验而变得格外充实、美好、熨帖、丰盈。我想,被人们称作首都金街的王府井大街的北端,倘若没有“人艺”这颗璀璨明珠夜夜闪亮,或许整条金街都将会失去它基于文化气息与人文气质的优雅与灵动。
作为游客,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人文北京,那么,光去吃烤鸭、爬长城、游胡同、听京戏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去“人艺”的首都剧场看一两场话剧,才算圆满。
“人艺”不仅是北京的文化地标,还是捍卫中国民族戏剧艺术的一座城堡,总有那么一天,它将为我们在世界舞台赢得更多的骄傲。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英文名Beijing people's Art THeatre ,是一个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国家级话剧院,始建于1952年6月12日,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剧院自建院以来共上演古今中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剧目近300个。北京人艺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演出活动遍及全国,其鲜明“人艺演剧风格”已扎根于广大观众之中。 剧院现有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三个剧场:首都剧场、人艺小剧场、人艺实验剧场。剧院所属的舞台美术制作中心建有专业化的制作基地,担当本剧院及其它演出院团布景、服装、道具的制作。网 址:www.bj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