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互联网 > 正文
互联网

北斗体系 + 中国云 =“类互联网”技术

2011-03-16 15:08:22  来源:

  (联合电讯/北京)--“互联网可能是美国人即将抛弃的技术”,栾润峰语惊四座。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蕴含着诸多新技术及其支撑系统。

  栾润峰更是认为,在一个经济有国界而技术无疆界的互联网“云”时代,我国境内基于美国IBM、微软等跨国公司透过资助、参与和管理所建立的云计算平台,风险很大。

  “北斗体系+中国云”的中国“类互联网”技术,“这是基于云计算的未来中国战略性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更是中国可能形成的技术突破,可能打破的技术瓶颈与制约。”在ENI经济和信息化传媒总编江彦对金和软件董事长、总裁栾润峰的专访过程中他阐述了上述观点。

  关于新兴科技进步的多种表现,比如西方社会带给我们的互联网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物联网、云计算等,而物联网是借助互联网、传感技术的应用技术;云计算也是借助互联网的集中计算、高速通讯、数据存储等深层次的应用,使得应用端、信息终端进行超级运算、超大存储,支撑各种IT服务。

  对新技术、信息化社会化的应用,技术更广泛、更普及的同时,软件企业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也使得应用技术更先进、市场空间更大。在这个意义上,软件企业享受到了互联网、云计算带来的先进技术成果。

\

  全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进步,但我这里要提醒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与政治的紧密关联性。

  当今世界,国家尚未消亡,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冲突,而科技又是无国界的。与此同时,科技文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正在令疆土、守门人逐步消失。我们如何使得无国界的技术为每一个经济主体即为国家服务。而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所有国家的利益都具有一致性。掌握了科技文明成果的国家,可能享受到科技的便利和优势,而不掌握、或者只应用技术的国家将处于劣势,被主宰科学技术的国家所利用,也使得正当的利益受到侵害。

  云计算,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此云”即为“彼云”,“云”的根系掌握在谁手里,名字不同、性质更不同。科技无国界,但是,经济有国界。而目前中国大多数所谓的“云”为应用云,而非云计算的根系,并非掌握了核心技术。特别是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建立的云,是基于美国IBM、微软等跨国公司的资助、参与和管理的云计算平台,风险更大。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得不警醒,中国在现代通用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必须加强我国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进步、基础技术的研究。我国必须从基础开始,投入资金,依据我们的能力建立云。

  另一个方面,建立我国云计算有没有可能性的问题。

  我现在了解到,云计算基本上都不是我国自主技术,那么,由我国完全掌控的云有没有可能?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中国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点在哪里呢?

  当前,中国信息化产业发展与西方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我们没有技术,而在于科研成果和技术产品缺乏用户体验。从普及应用的意义上,我国很多技术研究往往终止于实验室,或者因为体积大、功耗高、操作系统繁琐等,难于产业化。可以借鉴的技术与商业模式,iphone让人爱不释手,市场巨大。

  云技术为中国又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云计算是由专门的操作系统、大型运算、存储等的技术集成。建立云计算的技术关键点在于需要通过应用软件开发,提高云计算的用户体验。普及中国云计算的应用,大量的云计算应用将使得中国在关键技术上更快地进步。

  我国应当将云计算技术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在战略层面上促进技术发展,通过广泛的普及应用实现弯道超越。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始终没有定义、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技术,仅仅是应用。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上一个竞争阶段输给了美国。

  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对互联网的理解。

  IT、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多年来我国投入了所有的资金、资源、能力,研究电脑技术,从大型到超大型,到超高性能计算,无所不能。然而,始终处于不断跟随美国IT技术的现状。

  可是,美国急转弯了。美国又开始把所有的小电脑连起来,由此,互联网出现了。我们却没转过来,继续跟随美国的互联网技术。技术跟随的悖论似乎始终主导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这是美国人又在发送的一个错觉信号!

  互联网可能是美国人即将抛弃的技术。当然美国人如果到现在还没有做这件事情,只能说明他们比我还要笨,还没想到。

  我可以负责任地讲,美国人现在也怕互联网。美国人也觉得互联网不是他们想要的技术和应用。美国基于战略发展和思考创造了互联网,等同于创造了太阳。这个互联网“太阳”之于美国却存在一个缺陷,即互联网的阳光惠及到了亿亿万万的草根,世界同时出现了十几亿个太阳。一个小老百姓只要有了一个IP的接入方式,就拥有了一个太阳,可以把任何东西通过互联网变成阳光,这是美国从战略出发点所不能允许的。

  维基解密事件让美国人彻底地清醒了。

  中国可不可以在新一代技术研究中有所作为呢?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技术:我定义为“类互联网”技术。新一代技术的关键依然在于,谁在设计、谁来定义标准,我们中国完全可以做到。

  当前的互联网有网关控制,可以检索、或者消除关键词。“类互联网”技术将产生一个非常恐怖的世界,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土“面积”立即消失。“类互联网”技术一旦出现,世界就只有惟一一个太阳。

  我认为,中国可以首先拥有和掌握“类互联网”技术。

  “类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什么?概括性介绍:GPS+云,构成“类互联网”技术——中国的北斗体系+中国云=中国“类互联网”。

  “类互联网”技术,必将成为下一代掌握全球战略的主体技术。

  从国家战略上思考基于云计算的“类互联网”技术,将使得我国有可能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打破国外技术的制约,提前掌握和应用新一代技术。

  栾润峰先生简介

   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精确管理研究院院长

   金和软件董事长、总裁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直属支部副主任

   中国工商联北京市经济委员会委员、海淀区执委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MBA校友导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MBA企业导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2010年度获“中国百业十大领军人物”(软件业)

  (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江彦)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