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资讯 > 电商 > 正文
电商

关注中国电子商务产业格局 探索城市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2011-09-16 09:37:06  来源:

  (联合电讯/北京)--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地图白皮书》,力求从区域发展格局的角度剖析中国各地区、省市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与进程,为新一批城市申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提供参考与助力。

  中国电子商务近十年来持续蓬勃发展,涌现出多家世界知名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与用户渗透率持续升高。在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政府作为主要部门,进一步认识到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的积极作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从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看,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排名前十位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地区已经体现出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先发优势;从中国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城市布局来看,1999-2000年原国信办批准长春、天津、青岛、宁波、厦门等地成为首批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7年我国逐步重启电子商务试点审批工作,广州、重庆、长沙获批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9年深圳经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批准成为中国唯一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从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看,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北京的政策地缘优势,以北京为核心,对周边城市形成产业辐射,同时加速北京与周边城市优势的互补,形成电子商务产业的联动发展;长三角地区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行业优势资源,以及杭州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资源,构成电子商务产业中轴,形成了“发挥资本优势,延伸中小企业服务链条”的发展特点;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作为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双核,力求打造亚太电子商务中心,深圳与广州在竞争中逐步展现差异化发展特点,其中深圳以优势的信息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作为电子商务突破口,而广州则以优势的商贸流通和民生服务业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载体;成渝地区作为内陆区域,率先认识到需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服务业加速内陆城市的沿海化进程,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

  未来,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的演进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已形成了“三大四小”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具备经济发达、信息化水平高、龙头企业聚集、电子商务支撑体系较为完善等优势因素,仍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核心区域,继续发挥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其次,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移迁徙和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出台和推进,给相关地区带来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未来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都将围绕本地区重点城市打造新的区域性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最后,各地方省市将发挥区位优势,抓牢政策落实等有利条件,推动电子商务与本地区特色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空间格局与演进趋势的深入研究,赛迪顾问认为,一批新兴的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及园区将逐步涌现出来。对于这些城市,赛迪顾问建议在未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中,有关政府部门要重视电子商务载体产业的选择,并从配套环境、扶植政策、人才引进、组织协调、融资服务、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必将迎来电子商务产业最繁荣的发展时期。


   公司新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