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亲述:挺住,卡尔丹顿!
(联合电讯/北京)--不记得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那一年大街小巷都在流传着刀郎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无意中买了一件“卡尔丹顿”品牌的衬衣,觉得很好,很舒服也很端庄,线条流畅,设计典雅,选料精细,注重细节,精致合身。后来几个比较有层次与身份的朋友也在说卡尔丹顿的服饰很有品位,因而更加信赖。现在,无论是西服、还是衬衣、领带、T恤,甚至是皮带、皮鞋等等,都有几样是卡尔丹顿的,几乎成了卡尔丹顿服装的品牌代言人。
虽然一直是卡尔丹顿的消费者,也一直都觉得这个牌子的服装不错,但对于卡尔丹顿,其实知之甚少。偶尔在机场或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它的大幅广告,知道它源起意大利,总部在深圳,基本的销售渠道都是机场、高档商场,在深圳西武、友谊城、机场、茂业等地都有销售。其它的,基本没有认真的去了解与关注过。
今年3月,央视关于卡尔丹顿“披着洋皮的国货”的报道,才让我真正对一直青睐的卡尔丹顿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再上网一搜索,关于卡尔丹顿的评论与报道更是不胜枚数,眼花缭乱。
客观的讲,对于媒体的评论我是不太认可的。从某一方面来讲,媒体客观真实的披露了卡尔丹顿只是在意大利注册商标,并未在意大利生产的事实真相,但对于“披着洋皮的国货”“假洋品牌”的说法我却不与苟同。我甚至认为,这是对品牌的曲解、误解。商标可以异国注册,但品牌,并不是可以注册的东西,这是需要沉淀、累积多年才能形成的一种认知,其中蕴含着质量、口碑、诚信、文化、价值、内涵等等许许多多的东西。
所谓“品牌”,是企业或品牌主体(包括城市、个人等)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息浓缩,而“这一浓缩”又可以以特定的“符号”来识别;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
品牌是一个非常中性的词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品牌,是广大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良好的产品形象、美好的文化价值、优秀的管理结果……等等所形成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企业经营和管理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几代人长期辛勤耕耘建立起来的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任……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服务是品牌的重要支撑 ,是商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形象是品牌在市场上、消费者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体现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结合。
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是没有国界,没有地域概念的,也不在乎在哪儿注册,在哪儿生产,在哪儿销售,忠实的消费者在哪,品牌就在哪。例如耐克、阿迪达斯等等国际知名品牌,据我所知,在中国销售的,基本都在中国生产,而且还都不是自己的工厂,只是在中国找工厂OEM,生产后贴上他们的商标,当然也不会打上“中国制造”的字样,但却很少有媒体区质疑他们。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品牌的的力量,只要你的产品质量、口碑、文化、价值等等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谁又会去关注产地呢?
没有人会说只有意大利才能产名牌,也没有人敢说中国就不做不了品牌服装。卡尔丹顿的成功,我想不是光凭一个意大利注册的商标就能达成的。塑造品牌的路上的付出与艰辛,我想也有着许许多多感动的故事。
在意大利注册的是一个商标,在中国塑造的却是一个品牌。前者或许是营销推广的策略,后者才是成功问鼎的手段。18年的艰辛与付出,18年来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文化传播、品牌塑造的路线,或许才是成就今天卡尔丹顿的关键。
感谢央视,感谢媒体,因为它让我更多的去深刻了解了卡尔丹顿,或许源于个人的包容,当更深的去了解这个品牌后,我并没有被这些看似负面的报道所影响,反而更信赖这个品牌了。我相信,卡尔丹顿的服饰未来的质量会更好,设计会更用心,因为有人在鞭策着她奋勇前行。
挺住——卡尔丹顿!